根基的。因此,各地军队依附于封地是在所难免的。这就是军队的依附性。要破除军队的依附性,完成军队的国家化,必须涉及的根本制度,就是对封地制的保留或废除。当时,除了秦国的商鞅变法在实质上废除了封地制,实行了虚封制,从而在根本上完全实现了军队的国家化外,其余国家的变法,都只是相对地削弱了封地领主的权力,而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地制。
赵武灵王的军制改革也是这样,并没有废除封地制,也没有实行虚封制。
但是,赵国的这次军事制度大改革,其深度与全面性,仍然远远超过了山东任何一国。这一深度,从后来的“田部吏赵奢”强行进入平原君封地催缴赋税,并依法杀死平原君封地抗税官吏的故事可以看出,赵国的封地治权已经缩小了许多,距离军队的完全国家化已经没有多大距离了。因此,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迅速成为可以与秦国抗衡的超一流强国。
4赵国军事改革大见成效
赵国军制改革推行迅猛,大约一年余,一支精锐灵动的骑兵成军了。
从公元前306年,也就是胡服骑射的第二年秋冬开始,赵国的军事实力便开始猛烈地爆炸了。让我们顺着历史编年,看看赵国的强大攻势吧——公元前306年,赵军同时向中山国与北胡发动两路攻势。中山国战役大胜,向北推进到宁葭(今石家庄市西北地带)。北部对胡战场也大获全胜,推进到河套北部的榆中。
公元前305年,赵国动员五路大军全面猛攻中山国。这五路大军是:步兵分为左、中、右三路,骑兵一路,归附赵国的北方胡族南下一路。战役发动后,连续夺取曲阳(巨鹿城)、丹丘(古邢州)、华阳(恒山要塞)、鸿上塞(古定州)四座军事要塞。赵雍与太子赵章亲自率领的中路军主力,则连下常山、恒山地带的鄗、石邑、封龙、东垣四座城池。中山国大为惊慌,连忙再献出四座城邑求和。赵武灵王适可而止,停止了攻势。
公元前303年,赵军第三次进攻中山国,获胜撤军。
公元前301年,赵军第四次大举攻陷中山国都城,中山国国君逃亡齐国。
公元前300年,赵军第五次进攻中山国,夺取全部中山国东部地区,中山国近于灭亡。
公元前296年,也就是赵雍改做“主父”的第四年,他第六次亲自率军对中山国展开了灭国大战。历经激战,攻克中山国都城,中山国最后一任君主被流放到肤施山地(今日陕北榆林地带)。自此,占地五百里,号称千乘之国,且一度称王的中山国宣告灭亡。
至此,赵国长期的心腹大患终于除去,赵国的土地与人口大幅度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强国。据《战国策·秦策三》记载,以提出“远交近攻”而闻名天下的大战略家范雎,对赵国吞灭中山国的评价是:“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则天下莫能害。”
在攻灭中山国的数年中,赵雍大军同时北上征战,连续吞灭了林胡、楼烦两国,设立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同时,赵武灵王还发动修建了赵国的北部长城。当时,赵国的实际控制地区,已经远远达到了阴山以北,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北方胡族与匈奴势力对整个华夏文明圈的压力。总体上说,在变法后的短短11年里,赵国连续取得了所有战场的巨大胜利,一跃成为山东第一强国。
5赵武灵王末期的政治大悲剧
巅峰期的赵国,却突然埋葬了英雄的赵雍,给变法涂上了又一层浓艳的血色。
赵武灵王末期的悲剧,直接原因在于两个儿子的继承权争夺,根本原因却在于赵雍自己的政治幼稚病。这场深重的政治危机,是一步步累积演化而成的。
赵雍即位第四年,也就是亲政第二年,娶韩国公主为妻,生下嫡长子赵章。
公元前311年,也就是赵武灵王即位的第16年,发动变法的四年之前,赵雍巡视北部边境时,又娶了边地官员吴广的女儿孟姚,时人呼为“吴娃”。吴娃深得赵雍之心,很快被立为王后,名号为惠后。不久,吴娃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赵何。
赵武灵王的嫡长子赵章,很有将才,曾在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全面进攻中山国的战役中,做赵武灵王的副手,实际担任中军统帅。因此,赵章很得父亲器重,被立为赵国太子。
赵武灵王二十五年,赵何的生母惠后(吴娃)病逝了。此时,太子赵章已经是年近三十岁的成人了。而此时的次子赵何,尚是十岁以内的童稚小儿。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五月,赵国召开盛大朝会,宣布了三个惊人的决定:其一,废黜旧太子,赵章被贬为边军守将。其二,正式立少年王子赵何为赵王,当即即位。同时,由实力权臣肥义为丞相,实际领政,同时兼领“傅王”重大职责,全面教习督导少年君主的成长。其三,赵雍退位,号称“主父”,专掌军事征伐大权,为赵国开疆拓土。
赵惠文王三年,也就是赵雍做主父的第四年,赵军攻灭中山国。主父赵雍在论功行赏时,又将随军作战的故太子赵章,封为代地的安阳君,并任谋臣田不礼做安阳君的丞相。
赵惠文王四年,邯郸大朝会。秘密观看朝礼的赵雍,看到长子赵章对弟弟赵何跪拜行礼,心生不忍。此后,赵武灵王作出了一个决定,要将赵国一分为二,赵章在代地称王,赵何在邯郸称王。这一决定刚刚提出,就遭到肥义等大臣的强烈反对,被搁置了下来。
朝会期结束,时值盛夏。主父赵雍与少年国王赵何、故太子赵章,一起到邯郸东北部濒临大湖的沙丘宫避暑。父子三人,各居一处宫殿。赵雍的本意,是想借此机会说服两个儿子精诚团结,共同壮大赵国。赵雍理想的状况,是小儿子赵何主动提出封赵章为北赵王。因为,此时的赵雍,仍然对两分赵国抱有信心。大约是得到了肥义等老臣的告诫,少年国王赵何始终没有提出这一动议。
此时,久有谋划的故太子赵章,急不可耐,抢先发动了军事政变。
赵章的政变实施方略是以“主父”的名义,派专使到赵何所住的宫殿下达命令,说主父正在赵章处议事,要赵何来赵章所居宫殿拜见主父。赵章的意图,是要以伏兵除掉少年国王赵何,而后由自己继承赵王,再逼迫主父赵雍承认。
也就是说,赵章也不想两分赵国,他要自己做惟一的赵王。可是,这一谋划,被辅佐赵何的丞相肥义看出了破绽。肥义提出,自己先行探看虚实,再做定夺。结果是,先行去察看的肥义被赵章、田不礼的伏兵杀死了。杀死肥义之后,赵章立即率兵围攻赵何所居宫殿,与护卫赵何的将军信期所部展开了激战。不料,在赵章军占据优势之时,拥戴赵惠文王的王族大将赵成,率邯郸外围驻军赶到,战败乱军,杀死了赵章的丞相田不礼。战败的赵章孤身逃奔主父宫,寻求主父赵雍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