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一早出发。”常征说,“那个岛叫kaho’olawe,没有人居住,我们会在那里过四天,同行的还有十几个人。岛上没有野兽,会看到濒临灭绝的海鸟和别处不常见的鱼群。住宿和食物由kaho‘olawe保护协会提供,我们在岛上帮他们种花除草、了解夏威夷文化和传统。”
常征的话让陶郁暂时忘了那倒霉的伤口,好奇地问:“怎么会想到去那里?”
“那个岛不接待游客,普通人想去必须申请作为志愿者,帮助恢复岛上的生态环境。二战后那个岛曾被用作海军训练基地,直到九十年代才停止。”
“也就是说,那是个荒岛?”
常征点头道:“和夏威夷其它几个岛相比,那的景色是不怎么美,但是很安静,四天里我们只需要吃饭、睡觉、做简单的工作、和有限的人交流,远离城市和人群……如果你不想去,我们还有机会退出,留在maui度假。”
陶郁看向对方问:“去那个无人岛,你计划了多久?”
常征说:“最初的申请是两年前提交的,只有我自己。申请去岛上的人很多,但是每周只限二十几人,所以要排很久。后来我都忘了这件事,直到三个月前收到邮件,通知我申请排上日程了,我才想起联系组委会把你加进去,从那时开始正式计划这次旅行。你受伤那段时间,我一直犹豫是不是要取消,直到你身体恢复,才决定按原计划走。”
陶郁不确定自己对夏威夷文化感兴趣,但是愿意在一个安静的没有人认识的地方过一阵子。其它的岛也许更适合度假,但即便是风景最美的maui也不需要排上两年时间,还有哪能比那个无人岛更特别?
第二天一早他们驾车去了位于maui西南边的码头,在那里和组织者以及另外十八名同伴汇合,送他们去岛上的是一艘二战时期的军用运输舰。
这一行二十名志愿者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美国、中国、法国和加拿大,大都以家庭为单位,岁数最大的五十,最小的十四。巧合的是,队伍中还有另一对美国的同志伴侣mike和adrian,他们住在离芝加哥不远的密西根。陶郁目测mike身高超过一米九,据他自我介绍是个图片设计师。adrian是个舞台剧演员,他说自己热爱歌舞剧,但是挣不到足够的钱维持生活,所以没有演出的时候就做一些兼职。不出意料,在到达无人岛之前四个人就聊到了一起。
陶郁挺羡慕那一对的生活方式,mike的工作弹性很大,不需要坐班,只要有一台电脑作图、一部手机能让客户联系上他,在哪工作都一样。adrian则是在各个城市的剧院中寻找演出的机会,他和几个朋友也自己排剧,然后联系场地演出。他们经常换不同的城市居住,感觉就是一路走一路生活。
陶郁向往对方的无拘无束,adrian倒是希望能像他和常征这样安定下来,坦言自己已经三十七岁,在舞台上恐怕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在考虑找个稳定的工作,可以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
“seeitoldyou……”常征顺手拍了拍陶郁的背说,“you&you&,anddon’tthrofit!”(译:别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陶郁笑了笑,不着痕迹地侧过身,将背紧紧贴在船舷上。
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