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站 > > 走进不科学 > 第1290节

第1290节(2 / 2)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同学奇怪:

不对啊,118大于114,也就是114号核素已经合成了,那为啥说稳定岛还是猜想呢?

原因很简单,别忘了后头的那个n……也就是中子数。

光一个z是不够的,必须要z+n=298才行。

到目前为止。

科学家们已经得到了七种114号元素钅夫的同位素,原子量最小的是284,最大的是290——而稳定岛预言的原子量是298。

因此这理论距离被证实还是有段距离的。

但是……

一旦z=114,n=184这个核素真的被发现且被证实符合稳定岛理论,那么乐子可就大了。

且不说这种新核素对于物理化学模型的影响,光是它的应用之一就足以令人心跳加速——它的寿命长达1049年,这是一种可以适用于可控核聚变的核素……

虽然这只是理论方向之一,谁都没法知晓它是真是假,但不可否认它的研究价值还是很高的。退一万步说。

就算不考虑可控核聚变,稳定岛理论对于微观粒子的认知也有着很大帮助。

如今兔子们已经有了串列式静电加速器,缺的其实就是一些理论。

就像你手上有了大量的现代化武器,看似可以f2a上去,但实际上如果能有一套或者多套正确的战术体系,战场上的效果显然会更高。

于是徐云想了想,对陆光达问道:

“陆主任,您了解壳式模型吗?”

陆光达转动了两下钢笔:

“壳式模型……就是那个梅耶和魏格纳提出来的原子核模型?”

徐云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那个模型——梅耶还是幻数概念的提出者。”

壳式模型。

这是1949年的时候由梅耶和魏格纳、简森一起提出来的一种原子核模型,后来他们还因此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奖。

这个模型指出和原子里的电子类似,原子核里也有很多的壳层。

对应不同能级,质子和中子位于不同的壳层上运动,还来回“跃迁”,并且它们也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

惰性气体之所以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它的最外层被电子充满,因此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同理,原子核里的壳层被质子、中子填满时,也将拥有较大的稳定性。

壳式模型更好的解释了一些核素的稳定性,还可以更好的预测或解释原子核基态的自旋和宇称。

以氧17为例。

8个质子填满3个质子壳层,8个中子填满3个中子壳层,还多出来1个中子。

也就是内部满壳层的总角动量为0,8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总宇称为+1。

这意味着氧17原子核的自旋和它的宇称,完全由第9个中子的自旋决定。

随后徐云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图示,说道:

“陆主任,目前壳式模型已经被证明了它的准确性,如果将这个模型引入您的想法……您说会发生什么情况?”

这一次。

陆光达思考了比较长的时间,方才斟酌着说道:

“质子和中子必须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同时质子之间的电磁斥力被强相互作用力抵消,半经典结合能公式成立。”

“也就是如果库伦势垒能被突破,那么应该可以反馈在原子核磁矩的变化上——最少是部分变化?”

啪!

徐云笑着打了个响指:

“宾果!”

按照壳式模型的思路,一颗原子的内层可视为球形。而外部价空间的核子则高高隆起,就好像一座高耸的冰山绕着一个大水球高速旋转。

由于质子带正电,这座“冰山”还将带起一股股电流“潮汐”。

因此冰山量级越大,那么潮汐的能级也将随之变大。

这部分变化的能级其实就是陆光达犹疑的库伦势垒,也就是原子核磁矩的一部分。

在宏观……或者说数据层面,这个变化的数值便是……

电四极矩。

在如今基地用于串列式加速器的情况下,想要验证这个变化还是很简单的。

毕竟后世102号以后的核素,大多数都是在加速器内部合成成功的。

想通了这点后,陆光达的脸色顿时变得欣喜了不少。

最新小说: 找了导演老攻后,我火遍娱乐圈 看你不太爽+番外 西楼良夜[群像]+番外 湿漉漉[年上]+番外 俗人情狂[暗恋]+番外 少傅总想谋害朕 我死了?我活了? 封心锁爱!重回2000当学霸 伪装系神明+番外 大龄男团再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