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是上头并不解决任何问题。
让李俶过去现身说法之后,罗一强压下烦闷,再次拿起李泌的书信看了一遍。
因为李泌不是那种只知道提出问题,而不给解决办法的那种人。
这种叙事方式的汇报,不是李泌的风格,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所以罗一这一次看得很仔细。
就连之前觉得有些奇怪,甚至是觉得有些多余的有关江南十二顶级家望族的家世介绍也仔细看了一遍。
看过之后,罗一起初还是有些疑惑,觉得这些就是普通汇报性质的书信。
直到目光在有关河南道的统计数据与大族介绍的两封书信上来回扫了一阵,罗一才有了些猜想。
而且没等他再仔细琢磨,长安那边又一次送来了李泌的一封传信。
李泌以淮水防线过于单薄,永王李璘有义让出淮南东部的理由,请求将刚到登州的靖东军直插淮南的六合,彻底将淮南东部掌控在手里。
看过这个请求,又特意看了看三封信的落款,罗一断定刚刚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李泌要替他对江南的大族动手,主动充当白手套要把这个骂名主动背过去。
之所以这样肯定,是因为这三封书信的落款都是同一天。
可李泌不但没有并做一封书信传过来,还故意按顺序分三次发了过来。
怕他不同意对江南动手,先将河北与河南两道的困难摆出来。
随后再将江南大族拒绝的消息传过来,隐约将解决办法的矛头指向江南。
最后借着靖东军直插六合的机会,就要顺势对江南的大族动手。
对于李泌玩得这出心理暗示与主动背锅的做法,罗一是既感动又有些生气。
之前不管是闲谈还是比较正式的谈话,已经把话说得都那么明白了,甚至是国际歌都趁着醉酒唱过,李泌居然还玩这么迂腐的戏码。
他之前在意名声,那是为了防止叛乱与厮杀的扩大升级。
现在大多数的百姓与他的利益是一致的,根本用不着在意名声,更不必担心那些大族如何去骂他。
甚至是骂他骂得越欢越好,到时候才有更多的理由将这些大族全给发配到异域去尽情折腾。
用刀子将这些大族全杀了那才叫亏,这样的奋力开拓的骡马可不好找。
不过李泌总体的思路倒是没错,而且传信也来的正是时候。
高仙芝和李希哲正愁没地方安排,河北与河南两道的米粮也不太够用。
既然江南的那帮家伙上赶着把头露出来,那就怪不得他派兵过去梳理梳理。
静下心琢磨了一阵,罗一先给李泌写了封回信,靖东军可以布置到淮水一线,但却不能主动发起进攻。
随后又给辽东那边写了封信,将高适那五千淮南兵抽离新罗战场。
赶至都里镇后乘海船行至扬州,通过这些淮南兵发动舆论战,先将淮南的民心彻底拉过来。
这么一番拉扯,怎么也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而半年后,高仙芝与李希哲早就将刀子磨得锃亮,崔乾佑与郭英乂也已经把岭南收拾的妥帖。
前后合围直接对江南开一波团战,什么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不过问题虽然解决起来并不算难,但事情的性质却给罗一敲了个警钟。
掌控整个大唐与只掌控辽东或是周边小国的难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之前担心一旦停下来无法获取财富带来的后果,也并不是杞人忧天。
财富获取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创造,二是掠夺。
辽东掌控的财富,前者占比可以说也就十之一二,其余的都靠后者
当周边再没处可抢,整个大唐也全都平定下来,会有一段时间只能依靠创造来获取财富。
那么能不能熬过这个过渡时期,则是他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想到这些,罗一皱着眉头再次拿起介绍江南十二家大族的那等书信。
大唐立国后江南的名门望族因远离政治中心,在士族地位上有所衰落,但却使得八家江南土著大与南渡时的四大望族之间再没任何矛盾。
更是通过联姻将十二家紧密联合起来,并且除了向军队伸手以外,江南方方面面都被十二家所掌控,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狗大户。
但这个狗大户也是相对的,单靠打这十二家的土豪,未必就能挺过这段过渡时期。
而且这个时候江南所谓的富庶,着重指的是米粮的产出,日子过得好的也只是那些豪族,这个时候的经济重心还是偏于北方。
加之他的横空出世,河北与河南两道的百姓虽然受战火的影响日子过得很苦,但却还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从两道逃亡江南的百姓数目并不算多,整个江南地区总体来说还是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
甚至因为地多人少的缘故,种植技术上明明可以精耕细作,但却选择了最原始的方法。
直接将地上的草木烧成灰沤成肥料,随后只管多撒种就完事。
可以说江南地区在实际上并没有持续给整个大唐输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