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学内。
姜望正站在赑屃石像的背上,用剑分割着九道木。
整根九道木当然都被镇国公赠予了姜望,他准备将九道木分割开,京都大学四个字还是要挂在书院外。
因为不知道其他书院把牌匾挂在哪个位置,高度啊,角度什么的,有什么时间上的讲究。
朱圣便主动请缨,由他来为京都大学上匾。
镇国公唏嘘的看着忙碌的众人,内心还久久无法平静。
真的没想到,姜望真把他整根九道木赢走了。
“镇国公,小子有个不情之请。”
姜望凑到镇国公身边,讨好的给老头捏了捏肩膀。
看似枯若干柴的身躯里,用手一捏竟然捏不动,骨骼筋肉宛若金铁。
“呵,你小子把老夫的九道木都拿下了,还有什么事不满足。”
姜望嘿嘿一笑,指着远处正围观朱圣挂匾的沈昊天等人,意味深长的道。
“您老放心把孩子们交给我这么个老师吗,我可从来没有过带弟子的经历。”
镇国公浑浊的双眼瞟了眼姜望,目光投向朱圣。
“不是还有朱圣在呢吗,要是教的不好我就跟朱圣好好论论道。”
正举着牌匾往大门上挂的朱圣突然感觉臀部非常的痒。
一手拖着牌匾,另一手飞快的趁众人不注意,扣了下屁股。
“小子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我想请您来当我‘破军’斋的斋长。”
镇国公挑了挑眉,姜望会邀请他还是让他很意外。
“为什么会邀请老夫去,你父亲不是更合适吗。”
“比起带兵打仗,谁能比得上姜无生。”
于是喃喃道。
“姜子带兵,百里无生...”
姜望心说我也想叫老爹来啊,可这种事他肯定不感兴趣,连自己兄弟俩他都懒得教。
况且现在不是父亲不在京都吗。
“嘿嘿,看您老说的,我爹再怎么强也没您见多识广啊。”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宝如有一老,有您在后方支持我们,我们才好大展拳脚不是。”
这话倒也不是姜望恭维镇国公,这一尊在他心中已经被打上一品标签的武圣,他是真的希望镇国公能来。
有他在,寻常宵小也不敢打京都大学的主意。
镇国公略一沉思,还是问道。
“老夫这个年纪,也不知道还能教你们什么,兵法吗。”
姜望神色一正,认真的说道。
“京都大学并不同于传统书院或者武院,我觉得您的不用非要以兵法为主。”
“第一课我想请您讲讲,如何在战场上生存,如何活下去。”
镇国公眼中闪出一丝光芒,有些吃惊的看着姜望。
一股子战场上尸山血海中爬出的生死气从他身上控制不住的溢出。
“哈哈哈,老夫戎马一生,能活到这般老骨头的确有太多‘活下去’的经验可以讲了。”
“老夫还以为这破军斋也是讲授兵法修炼的一种武院罢了。”
“原来是讲生存之道,好啊,甚好!”
“这斋长,老夫当了。”
一老一少的思想此刻得到共鸣,京都大学开办的基本盘此刻已经满足。
姜望开心的喊道。
“朱圣,辛苦上匾了,今日起,我京都大学正式开学!广招天下学子入我校学习。”
朱圣将最后一条红色的绸带挂在牌匾上作为装饰。
满意的走下梯子,欣赏着自己亲手挂上去的京都大学四个字。
“朱..朱圣,是你吗。”
“你为何在为姜望的书院挂匾。”
几声疑惑的声音传来,朱圣闻言转身看去。
几名白鹿书院的大儒搀扶着魏深,正路过京都大学。
开口询问的正是刚吐过血的魏深。
“啊,原来是魏...深你们啊。”
在魏深惊恐的眼神中,朱圣止住了脱口而出的魏大儒三个字。
“朱圣为何给不同道之人挂匾,难道您是抛弃我们白鹿书院了吗。”
朱圣有些尴尬,看着一群白鹿书院的同僚怀疑的目光,心中想狠狠的踹一脚魏深的屁股。
反正早晚也会知道,朱圣索性不装了。
“我发现我的学术思想与新学有很多共通之处,现在我已是京都大学的斋长。”
“白鹿书院之职我一会便会辞去。”
朱圣一直是白鹿书院的名誉教师,同时也是国仕院的院士。
国仕院还好不会去管院士们选择哪个书院授课。
但白鹿书院绝对不会容许朱圣吃两家的俸禄。
“朱圣!你怎可如此。”
“姜望这人上不尊师,下不重道。”
“主张什么有教无类的歪理邪说,读书之事怎么可以什么人都教。”
“共事多年,我以为以你的亚圣品级,定然是坚决支持我们传统儒学,没想到啊没想到。”
“我们白鹿书院中竟然出现了你这么个叛徒!”
魏深可没有控制声音,教训朱圣的话语引得大街上路人的围观。
魏深心想。
朱圣既然已经投靠姜望,那不如利用它好好为自己扬名。、
今日之后,京都内都会流传出我魏深为儒道大义,痛骂朱圣之举。
也许朱圣名誉教师的空缺将会落在我的头上。
朱圣老眼微眯,意味深长的看了看魏深。
想以老子扬名?不愧是传统思想的腐儒,姜望诚不欺我。
“啊,对对对。”
“魏大儒你说得对,我是老糊涂了。”
魏渊面露惊恐,捂着嘴指着朱圣便要痛骂。
“你...噗。”
“呀,魏大儒你怎么了魏大儒。”
“噗噗。”
已经吐血吐的不省人事的魏深,被同僚们抬着,逃离了这片街道。
次日之后,京都内出现了一种诡异的现象。
曾经骂人战无不胜的大儒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稍微有头铁的敢出去,就得体验下喷射战士的快感。
如此现象十日之后才得到平息。
不诚心称呼对方为大儒的话,对方就不会吐血。
于是外战又变成了内战,凡是在课堂上称呼自己的老师为大儒的学子们。
轻的被施以戒尺,重的则是开除处理。
而姜望也趁着如此机会,将自己的书院步入正轨。
招收了百来名学生,分在三斋之内。
夜晚,黎慕儿拿着整理好的学生名单,交到姜望的书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