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也会向路菲菲打听有没有靠谱的导演、编剧……乃至于有没有靠谱的景,于是就有产业链的上下游找过来。
有一家生意巨差的咖啡店老板层层托人,通过某位大老板的介绍,搭上了路菲菲,希望路菲菲能把他们店也运作成“必应庙”山下的那四家店铺的样子。
周边环境:老破小的小区,没有大学,也没有商场,离cbd很远,也不是学区房,适得花钱的年轻人都不住在这里。
老板说优点是没有同行竞争。
路菲菲心想:你猜为什么没有同行来跟你竞争?为什么商圈走两步就是一个饮料店?
老板说优势是交通方便,有地铁和车直达。
问题是,谁会专程坐一趟地铁过来只为喝杯咖啡啊?除非你这咖啡跟什么大牌联名了,在繁荣商圈的分店根本买不到联名品,必须来你这里才能买到。
路菲菲婉转地询问老板当初是出于什么考虑才开了这家咖啡店。
老板非常老实的回答:“那会儿不都流行开花店、咖啡店嘛?我想花这么小资的东西,对保鲜要求太高了,还是咖啡好,能多保存一段时间,而且我自己也喜欢喝咖啡,所以开了个咖啡店。”
也就是几年前,“流浪”“逃离”“艳遇”“柔软时光”等等开始流行的时候,手里有点小钱的都市年轻人们,都觉得自己的未来会一如现在这般光明,手上的钱可以随便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顺便赚点钱。
他们一般都没有特长,在公司里从事着螺丝钉的工作,看不上公司里几千块钱的工资,觉得自己要是当老板一定能赚得更多,同时,也不想再忍受循规蹈规,必须按时上下班的无聊。或者嫌自己的专业太累、太苦、太脏、太烦,想要彻底离开。
他们的梦想是开一家店:有客来时,一边做事一边与客人聊天,倾听不同人的生活。
无客来时,自己给自己煮一杯咖啡,拿一本喜欢的书,在阳光灿烂的时候读一本欢欢喜喜的,在阴雨连绵的时候读一本爱恨纠缠的。
送花的车每天定时送来几桶鲜花,芬芳的玫瑰,明亮的向日葵……将它们搭配在一起,让它们被人买走,男孩子抱着花走向少女,少女娇羞地抱着花,或是有品味的女士在她漂亮的书桌上摆着那么一束,装点一天的心情……
然后,小资三大坑:书店、花店、咖啡店……就这么走进了这些人的视线。
之后又新添了第四坑——民宿。
他们住过的民宿各具特色,屋内干净,屋外花草葱笼。
老板似乎一直没事干,永远这么悠闲,总是坐在漂亮的庭院里,跟客人谈天说地,没客人就招猫逗狗。
对于被项目和上司逼得喘不过气来的社畜来说,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他们不关心客流从何来、不关心天气对行业的影响、不关心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会对他们造成什么。
在他们心中,客人就好像山里的野草,今天不长出来,明天也一定会长出来,最终必然能长满一山。
万一遇上连年大旱……嗐,那是小概率事件。
至于赚钱,钱不用多,够花就行。
——他们心中的“够花”,就是去掉所有的成本之后,一个月还能净赚两三万。
这个老板也是这么想的。
路菲菲在店里待了四个多小时,今天是工作日,街上来来去去都是慢悠悠走路的老年人,连一个往店招牌看一眼的人都没有。
路菲菲问道:“你想的净赚两三万……有算过,一天应该卖掉多少杯吗?”
老板摇摇头:“没有。”
路菲菲震惊,什么,都没算过应该要进来多少人吗?
路菲菲给他算了一笔账,他店里的咖啡平均售价25块钱一杯,一般来说,餐饮的利润是一半,也就是12块。
一个月想净赚两万块,一个月就要卖1667杯,一个月算三十天,一天要卖56杯。
就算有人买咖啡的时候顺便再买点甜品,也至少得有五十杯。
如果是每天从早上十点卖到晚上十二点,平均每小时得卖出四杯咖啡。
而且……一般人下午五六点以后,也不会喝咖啡了,免得睡不着。
老板苦恼地抓了抓头:“唉,要是在办公楼下,或者在商业区的话,一天卖五十杯肯定不是问题。”
路菲菲:“要是这些地方,房租可就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一天起码得卖出几百杯吧。”
老板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对哦!哎,忘了。”
路菲菲现在非常确定,这个老板,就是抱着小资开店的天真心态。
老板的梦想——不要太忙太累,不要太辛苦了,也不喜欢只有几千块钱的收入和天天被困在一个地方,每个月赚两三万够花就够了。
路菲菲给他算了一遍账,发现他为了赚那够花的两三万,一年需要全年无休,且天天工作十四个小时。不算不知道,一算比上班还累。
大多数正经公司是有带薪病假,也有法定节假日的。
上班要跟上司同事打交道,开咖啡店要跟消防、工商、市场监管打交道。
“除非你完全不想赚钱,想赚钱就没有舒服的时候。”路菲菲真诚地告诉他。
老板叹了口气:“可惜了我这些装修,都是我到处收来的真正的民国家具,看我这灯,1939年的!”
他又叹了口气:“当初我还没开店的时候,要是遇到你就好了。”
老板想开店的时候,不是没找人问过,大多数人说对餐饮行业不了解,不清楚,还有劝他再好好想想的,但是他们都不像路菲菲这样给他具体的一分一毫的扒账本算利润,说的理由只是“你没做过”。
他一寻思:谁不是从不懂到懂呢?我没做过,那就边做边学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