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一死,让他感受到了一丝生命的无常,尤其他喜欢御驾亲征。
万一发生点意外,大安怎么办?
他可是没立太子的。
若是之后两个皇子发生争夺,把安国搞得分崩离析,他接手传承、励精图治、攻城略地打下的基业岂不是白费了?
想到这里,安帝开始思考培养继承人的事。
而对于这事,他不擅长。身为皇帝,他每天要处理国事,忙得要命,压根没多少时间去关注孩子,更别提培养。
因此,他只能按自己一贯的想法来——能者居上!
然后安帝好武,在他眼中,打胜仗便成了重要的能力。
同时他想到了孟不知,对方年纪轻轻就以军功封爵,之后更进一步封侯,无疑是个能臣,十分适合留以辅佐下一任皇帝。
可能臣也要皇帝驾驭得住,不然对方容易变成权臣。
一旦权臣当道,对他的继任者可不是什么好事。
特别孟不知自身也有一定的皇室血脉。
为预防局面变成那样,安帝对孟不知进行了无形压制,不让他参与攻褚。但这不够,想驾驭住能臣,皇帝自身也得过硬。
不说能力有多强,至少功绩得有,最好能够盖过臣子,以便服众。
前后这么一综合考虑,安帝才在攻褚的事上改了主意。
局面由他御驾亲征,变成了两个皇子各带一军,齐驾并驱。
这样既能让两个儿子展露本事,分个高低,又能攒些功绩为未来做铺垫。
为此,安帝都做好了攻褚一胜一败的准备。
可他万万没想到,两边都败了!
这一败,不仅让他的盘算落空,更是产生了难以挽回的后果。
军队伤亡惨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武将断层!
这一战安帝为了稳妥,给两个皇子配置了不少将领,特别是年轻一代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两个皇子都年轻,班底自然要从年轻一代考虑。而且年轻一代目前没有多少核心实权,安帝不用担心两个儿子会就此坐大。
结果这一败,年轻一代的将领几乎全折进去了。
这个结果,当下看没什么。可等过些年,老一辈将领故去,他这代末尾到新君即位乃至再往后一点的时间段,安国在兵事上的班底很可能就会陷入青黄不接的状态。
届时其他诸国趁机出兵,安国便会难以招架,损兵失地。
如此一来,他费尽心思开拓出来的局面很可能会被打回原形。
这等于他做了无用功。
辛苦戎马半生乃至一辈子,到头来一着不慎,导致有一切成空的风险。
这打击,对安帝不可谓不大,所以他才会当场昏倒。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安帝从攻褚惨败的打击中缓过来之后,又一则坏消息传来。
宿国得知安国攻褚惨败,兴兵来袭,欲夺回之前失去的金、沙、盐三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