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何方塘不仅兼着投资部经理,更是成为袁天凡的副手,做财技调度、收购重组等工作。他和袁天凡年龄相仿,缺点是没有留学经历,没有大行工作的经历,是港大毕业的金融人才。不过,经过泰富集团多年的工作,何方塘的能力也提升上来,以后会得到林正杰的重用。毕竟袁天凡以后要负责国际业务,何方塘就能负责本地业务,亦或者慢慢接触国际业务。
总之,林正杰不是一个卸磨杀驴的人,他打算最近安排何方塘去海外读书一趟,回来再委以重任。
李家成能将在五十年代就跟着他的盛春林、周千和委以重任,这两人当年的文化水平自然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安排何方塘去海外读书,也是培养他,让他走到更远。
一年一度的上市企业财报发布会开始,林正杰作为泰富集团主席,自然要参加。然而事实上,林正杰才是第二次参加集团的财报会议。
因为在以前,林正杰需要保持神秘性,所以一般都是委托属下来主持年度财报会议。但自从1983年开始,林正杰开始亲自参加。
这也代表着,林正杰越来越像一个公众人物了。
今年(1984)泰富集团的年度财报,可谓备受香港媒体关注,因为传言泰富集团因为炒美元、美股,获利匪浅。
就连泰富集团的市值,也在逆势上涨,已经接近60亿港币。
泰富集团的大会议室里,记者们纷纷翘首以待,当看到一个年轻人带着一个队伍走进来时,纷纷感到惊奇。
哪怕全香港的人都知道,林正杰今年不足30岁,但真看到林正杰时,大家依旧会觉得震惊。
“大家好”
“林生好”
林正杰意气风发的和传媒打交道,洋溢着是自信的魅力。
坐在主席台上,林正杰先幽默的说道:“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今天是在等我们放出惊人的业绩,明天可以作为头版新闻。”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同样,这样更做实了泰富集团在去年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随后,林正杰开始正式主持年度财报,他两边是陈伟忠、袁天凡,都出席了这个重要的会议。
“在去年,香港遭到金融危机,让大家记忆犹新。泰富集团确实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总计获得利润30.5亿港币.”
“哇”
现场记者纷纷不可思议的叫起来。
林正杰只能停顿一下,继续说道:“盈利的主要来源是美国证券的套现,以及投资美元的兑现。其中,投资美国证券始于1981年,共投资2亿美金,至1983年第四季度获得100%的盈利.其中,投资美元始于1981年底,至1983年第四季度获得60%的盈利.其余利润来源于传媒、股息分红等综合业务。”
记者们依旧陷入震惊中,要知道汇丰银行在1983年也才27亿多。
泰富集团的盈利,超过了汇丰银行,这是首次。哪怕是在1981年,泰富集团因为出售商业地产,获利也没有超过汇丰银行,当时接近。
“泰富集团决定派发股息,每股的股息为0.52港币,涉及资金1.38亿港币。”
很丰厚的股息,毕竟很多公司都是用红股代替,甚至宣布不派发股息。
过了一会,到了提问的环节。
第一个记者给出一个刁难人的问题:“林生,泰富集团炒美元,是否有做空港币的嫌疑?”
林正杰很轻松的回答道:“我们兑换美元的时间是1981年,当时是我预测到里根政府上台,美元要升值,来应对通货膨胀。至于港币贬值,完全是在意料之外,所以不存在做空港币的嫌疑。自从中英谈判后,我们便没有再兑现一分钱的美元。”
完全没有任何根据的说法!
第二个记者,同样提出刁难的问题:“林生,你对香港的前景是否充满担心,所以做出一些商业活动?”
林正杰认真的说道:“我对香港非常有信心,所以在关键时刻,将资金撤回香港,将美元兑现成港币。各位也可以得到一些消息,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泰富集团是投资香港最多的大型财团,包括拍卖会拿地,投标取得金钟二段站上盖,私有化淘化大同,增持子公司的股权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对香港充满信心。”
翌日,港九震动。
《星岛日报》:“泰富集团盈利超过汇丰,派发丰厚红利”
《信报》:“股神林正杰,带领泰富集团超越汇丰”
而股市一开盘,泰富集团的市值就暴涨6%,到达62.5亿港币。
市民也议论纷纷。
“林正杰虽然年轻,确实最有本领的上市企业主席。大家都因为香港经济不行时,别人早已经在赚美元了。”
“是啊,投资泰富集团的股民,简直是太幸福了。”
“不过林正杰将资金撤回香港,是不是昏头了。这万一以后香港也要d地主,到时候他第一个上台1
“是呢,现在大家都在卖资产移民,他倒好反而把资金撤回香港投资,是不是脑子发热了。我可是听说,对面不允许有私产,那以后香港能有私产嘛?”
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汇丰集团。
沈弼在办公室看到《南华早报》的新闻,忍不住错愕。
“林正杰此人真是个金融奇才,炒黄金,炒美股,炒美金,都获利不菲。最近更是炒外汇,不知道是否有把握?”
泰富集团最近炒外汇,也是通过汇丰银行的渠道。
当然,沈弼自然不敢赌,然后让汇丰银行跟一把,毕竟这些毫无根据。
长实集团。
李家成得知泰富集团的财报后,也不由得一愣,顿时涌起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他有种感觉,如果不是林正杰突然崛起,港灯可能是他的;而且,以后两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毕竟小小的香港,容不下两个‘华商领袖’。
“幸亏他晚生几年,否则此人一定会夺取和记黄埔。”
“香港终究太小,幸亏我拿下和记黄埔,已经在零售、货柜码头取得领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