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元帅,右路军郝玼副元帅发来书函。”
狄道城头,李愬正在凭墙远望,掌书记郑澥走到李愬身后轻声道。李愬头也不回,道:
“可是郝副元帅又催我渡河攻打河州了?”
郑澥道:
“正是。”
李愬道:
“陇右行台太子那边有没有文来?”
郑澥道:
“行台也有行文来,催促副元帅渡河经略河州,和右路军合兵鄯州,恢复河湟。”
见李愬不说话,郑澥问道:
“属下有一事不明,请副元帅示下。”
见李愬没有反对,郑澥继续道:
“副元帅,我军刚刚收复狄道时,吐蕃人毫无防备,兵力分散,正是进兵的大好时机,不知副元帅为什么按兵不动,坐等吐蕃大军云集于此?”
李愬道:
“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郑澥道:
“属下不敢说。”
李愬淡淡一笑,道:
“你不说某也知道。无非就是些含沙射影之类。你是不是也这么想我?”
郑澥道:
“属下不敢。”
李愬道:
“我何尝不知兵贵神速。但是,你在我身边,可知吐蕃在河湟布置了多少兵力?自从河朔平定,朝廷增兵西边开始,吐蕃也逐步朝河湟、河西增兵,河湟善战之兵不下数万,再加上羌、戎、党项各族武士,总数比我军之多不少,若是我军一开始挥军千里,一来进展过快,地方不易肃清,这些人逃散之后随时可以啸聚山林,成为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大小流贼,威胁我军后方,二来战线拉长,我军补给不易。”
李愬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三来我军每占领一地,就要分兵把守一处,造成兵力分散,而敌军可以凭借其纵深,逐次收缩兵力,最后形成对我军的优势,那时我军长驱千里,师老兵疲,后方敌军以逸待劳,不战而结果可知。朝廷蓄养兵力这么多年,希图一战而定河湟,若是稍有不慎,就会使得多年之功,毁于一旦,本帅身负陛下重托,岂能贪多求快,以致失败?”
“我军集结于此,吐蕃必然不敢轻视,定会集结大军来此以防我军渡河。本帅隔三岔五就派军出去绕一圈,他就会以为我军尚未集结完毕,各地兵马就会源源不断地开来。这样原本要一城一地角逐的我军就可以坐等各地吐蕃军开来,一战荡平;原本劳师远征的我军就变成了以逸待劳;原本要分散兵力的我军就可以集中兵力。我军就可以将劣势转为优势,将被动转为主动。以大唐近卫、凤翔、神策七万养精蓄锐的百战精兵对吐蕃十万远来疲敝兵马,掌书记以为胜算大吗?”
恍然大悟的郑澥道:
“属下以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