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没等她说完就起身去了宴息的西次间。
丫鬟婆子忙跟过去服侍,五夫人不甘示弱,也带了身边的人跟子过去,十一娘觉得二夫人有此过分,也没理睬,抱着谨哥儿去了太夫人处。
三夫人脸上白一阵红一阵的,独自在那里站了一会,垂拉着脑袋,还是去了西次间。
太医已经来看过了,方氏崴了的手用汗巾吊在胸前,小丫鬟正在喂她午饭。
知道太夫人来看她,她一阵错愕,忙让小丫鬟服侍她穿鞋,准备出去迎接。谁知道太夫人已快步走了进来。她忙曲膝行礼。
太夫人携了她好的那只手:怎么这么不小心
痛惜的语气让方氏眼泪在眼眶里直转。
都是孙媳妇不小心她引太夫人到临窗的大炕上坐下,丫鬟机敏地去收炕桌。
不用,不用太夫人忙道,你吃你的。我来看看你就好然后端详了她一会,气色还不错,我这也就放心了。然后让杜妈妈拿了药材给方氏,我拿了些人参三七过来。
身边有没有懂药理的妈妈要是没有就去问杜妈妈怎么用
方氏连声道谢。
太夫人笑着点头,亲昵地拍了拍方氏的手:过两天你婆婆就在回山阳了,你有什么事,就问你四婶。可别因为是新媳妇进门,就像这次似的藏着掖着。那可是要吃苦头的
就在昨天太夫人佯装听不懂三夫人回山阳的请求,今天却突然说出让三夫人回山阳的话来
三夫人不由暗暗叫苦。
昨天自己刚刚给了方氏一点颜色看,今天就被太夫人送回了山阳,岂不让那些丫鬟婆子觉得太夫人这是在为方氏撑腰。可如果自己不去,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
十一娘有些意外。
没想到太夫人对方氏这样重视。
五夫人心中微定。
刚才自己挑事,太夫人很是不悦,她正想着等会怎么哄太夫人高兴,现在看来太夫人心里还是对三夫人很是不满,只是不想让她们妯娌的矛盾表面化了。以后自己只要把握住一个度,想必太夫人也乐见三夫人吃瘪的。
想到这里,她如释重负地轻轻吁了口气。
方氏的表情则有些复杂。
昨天她崴了手,婆婆话里话外都透着她是有意而为的意识,她委屈得不行,早上勉强喝了半碗粥,和往常一样准备跟着去给太夫人问安又婆婆阴阳怪气地道:都肿成这样了,还跑到太夹人面前去,岂不是让太夫人伤心
她解释了半天,婆婆只是冷笑,甩着袖子就出了门。她一口气哽在胸前。
嫁的时候母亲曾说过这个婆婆行事虽然没有个章法,可喜怒哀乐都在脸上,比那些笑里藏刀的要好相处多了。加上婆婆上有长辈下有妯娌,待人小气,妯娌间肯定是面和心不和。让她好好伺侯太夫人,好好孝顺永平侯夫人和丹阳县主,遇到两位婶婶那边的红白喜事,只管拿出大手面来做人,逢年过节更是要做鞋做袜地奉承想办法讨两位婶婶的欢欣。如果遇到了什么事,别人想着你的好只会说婆婆的不是。到时候你再一味地装弱,永平侯是皇亲贵胄世代功勋之家,不是那些小门小户,你婆婆就是心里不满,也只能在规矩里寻你的错。只要你守了规矩,你婆婆就拿你没有办法。
可成了亲,相公待她的温柔体贴,婆婆虽然心直口快,却也没向她要过陪嫁,认亲那天的见面礼也都由她收着她还以为母亲小题大做了,却没想到,是自己想的太简单。
婆婆能听五婶婶一句话,问也没问她一声,回来就当着丫鬟甩脸她看,如果以后她再拿自己的嫁妆做人情,只怕婆婆就不止是甩脸给她看了。
现在婆婆负气去了太夫人那里,大半天也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和太夫人说了些什么要是太夫人因此而误会她,她以后又该如何
一想到这些,她不免有些惶恐,哪里还吃得下饭。
丫鬟只好苦口婆心地劝,她又怕婆婆知道她没有吃午饭又说出些什么难听的话来,这才勉勉强强地端了碗。
万万没想到,她等到的却是太夫人的这句话。
太夫人方氏有些不安地望着太夫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婆婆担心公公一个人在任上,念念想想的就是怎样让太夫人同意婆婆去山阳,现在太夫人同意了,她如果拦了,婆婆肯定要怨恨她多事。她要是不拦,这过错岂不是自己背了相公知道了又该怎样想
为难之中,太夫人笑着站起身来,伸手让五夫人扶了,道:你吃饭吧我年纪大了,要回去歇午觉了。
径直出了门。
牛文无广告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