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的繁忙,在过了与武功水的交汇口之后,嘎然而止。
因为这里,正是褒斜道北端出口。
无数的物资从这个出口汹涌而出。
特别是今年以来,通过这个出口吞吐的来自蜀地的人员和物资,比以往暴涨了数倍甚至十余倍。
就算是褒斜道经过这么些年的不断修复加固扩建,但面对如此繁重的运输,仍是不堪重负。
所以有一部分的物资,不得不走祁山道。
不过也幸好有大汉储备局,可以及时协调各地的物资运转。
比如说,蜀地粮食要运往关中,情况紧急情况下,可以让陇右先把粮食运到关中。
后面蜀地那边再在一定的时间内给陇右补齐。
几年前的上党一役,朝廷就是紧急征调了陇右的储备粮,然后再让蜀地在后期给陇右补齐一批粮草。
如果情况不紧急,时间也足够,那就更好协调了——协调各地资源互补。
这本就是储备局成立之初的本意——肯定不是为了赚大钱,就是想利用信息差和时间差赚点小钱。
不信?
不信你看,这储备局的席位都卖了不老少了。
价格?
什么价格?
那是尚书令,哦,应该是说前尚书令蒋公卖出去的。
席位的价格太高关冯大司马什么事?
那个时候,大司马正在前线领军打仗呢。
所有从汉中转运过来的物资,都会在郿城休息整理一番,再重新上路。
人也一样。
即使这些年朝廷把褒斜道修了一遍又一遍,但就算是后世坐长途火车,一路上光坐着打屁聊天睡觉,也得时不时下火车透透气。
更别说这个时代的出远门运东西。
所以郿城作为在褒斜道出口的第一个落脚点,甚至比长安的东西两市的人员还密集,物资更是堆积如山。
沿着渭水,从郿城到五丈原这一线,搭起了不少凉棚乃至客舍,供往来南北的商旅脚夫歇脚。
比起进入郿城,在渭水边上的凉棚客舍休息,更有性价比——出门在外讨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能省一点是一点。
真正讲究的,早就走子午谷去长安了。
子午谷可不比褒斜道近多了?
虽说子午谷不能作为运输物资的主要通道,但若是作为行人的通道,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从褒斜道出来的人员,绝大部分都是押送护送输送物资的各类人员。
包括关中在蜀地之间往来的大大小小商队。
渭水边上这些各种凉棚的消费水平,自然是比郿城内更适合这些为生活而在外奔波的打工人。
“大人,我们为什么不走子午道?那里不是更近吗?”
武功水东岸,一个半大小子看着眼前生意火爆的食肆,有些疑惑地问向身边的一个汉子。
“吃面啊!”
汉子眼睛盯着凉棚,嘴角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回答道:….
“听说这家的面食味道上佳,所以我特意带你们过来尝尝。”
早在前汉的孝武皇帝时代,朝廷就在关中大力推广种植麦子,至今已有近四百年。
而丞相北伐前,冯某人就已经在蜀地改进磨面工具和面食的制作方式。
大汉收复关中后的这些年,一直大力恢复生产。
当恢复生产的关中遇到了蜀地的面食,自然是一拍即合。
特别是郿城这个蜀地与关中的最大交汇口。
武功水边的食肆,面对的是来往的脚夫苦力,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
就连庖厨,都是直接在凉棚里搭了灶台,当着客人的面就做饭。
不过灶台虽有些简陋,但饭食的味道,却着实不错。
揉好的面团被厨子放在案板上按压几下,然后再拧下一小团,在空中扯几下,面团就变成了粗长的条子。
再晃扯几下,条子由粗变细。
别看厨子长得粗壮,甚至只有一个眼是好的,瞎眼也不包上,显得一脸凶相,但双手却是灵活得很。
把变细的条子来回穿几下,面条就有了雏形。
不一会儿,客人要求的面条就做好了,接着扔到旁边不断翻滚的开水里。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捞起放到大陶碗里,再挖了一勺不知名的熟肉料。
抖一下,再抖一下……
站在旁边看着的客人,忍不住地叫起来:
“抖啥抖啥?才多大点勺?拿不住吗?拿不住就让我自己来!”
肉其实不是什么好肉,基本都是下水。
不过经过店家的秘法炮制,味道着实不错。
关键是里头放了不少盐巴。
干体力活的人,口味都重,特别是喜欢重盐重油。
再加上还有肉——下水也是肉哇!
故而这店的生意火爆得不行。
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但这厨子的脾气和店里生意一样火爆,对客人一点也不客气,独眼一翻:
“嚷啥嚷?老子拿刀在阵前砍贼人的时候,手可是稳得很咧!你要不要试试?”
客人指了指面条尖上的一点肉料,气得直哆嗦。
自己好歹也算是这店的老顾客,这厨子却是小气得不行,一点面子都不给。
不过也正因为是老顾客,所以他对这个店也算是有些了解。
不但是厨子,店里从上到下,听说都是从军伍上退下来的人。
最早过来开店的时候,天子还没迁都呢,大汉刚收复关中,除了长安,关中地方上还有些乱。
本地的青皮无赖想要过来耍威风占便宜,没想到被店里的人拿刀追了几里路。
硬是不依不饶地把几个扭送到官府里领赏去了。
不过有一说一,这店里的人手脚有劲,做的吃食也劲道得很。
换成别家,敢这么对待客人,生意早黄了。
偏偏这家,你不来,有的是人愿意来——没看到外头排了老长的队伍?….
用料实在,那么大的一碗,里头的食物都堆得冒尖了。
偏偏味道又是独一份。
委实是让客人又爱又恨。
但见厨子一边怼着客人,手头一点也不慢,再给碗里叠上几片切得薄薄的蔓青片。
只听得客人又嚷道:
“肉不多放,这蔓青还不让人多吃几口?”
这一回,厨子倒是没有吭气,又拿了几片丢进去,再洒上葱花香菜。
“香菜也要多放点。”
厨子气得捞起一大把香菜,全部压到碗里。
最后用大勺捞起提前做好的热气腾腾的汤料,把大碗浇得满满当当的。
客人终于满意了,不用厨子吩咐,就迫不及待地主动伸手捧起大碗,低头猛啜了一口热汤。
脸上露出满足之意,这才转身向着自己的位置走去。
“下一位,五十六号!”
早就等不及排在后面的客人连忙把手里的木牌子递过去。
“客人,不好意思,里头满了,若是真要赏脸,麻烦到后头排队。”
看着汉子领着一行人走过来,站在凉棚边上负责发放木牌子的迎客,连忙笑着提醒了一声。
这一行人里,有男有女,穿着虽说不上是上等,但也算是讲究,一看就是殷实人家。
怎么看也不像来这等地方吃饭的人家。
特别是汉子身边的少妇,模样不错,就算是不说话,光站在那里,也透露出一股温婉。
这份气质,一般人家可培养不出来。
而站在少妇身后的那位郎君,那就更不用说了。
脸上虽有不耐的神色,但身上的青衣早已说明了一切。
大汉境内,青衣就是读书人的标志。
再配合上胸口位置绣着喷薄而出的金色旭日,那可是代表着此人得到了大汉最高学府的认可。只听得青衣郎君语气不耐烦地说了一句:“阿姊,这等地方,有甚好吃的?不如去郿城。”
温婉少妇知道自己这位阿弟一直看不惯阿郎,回头温声劝道:
“你姊夫特意绕路来这里,自然是有他的道理,你且耐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