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冯胜!”
“末将在!”两人拱手而出。
虽说两人是徐珪的长辈,但军中无父子的道理大家都懂,更不用说是伯父了,所以该有的规矩还是要的。
“徐达武艺高强,通晓兵法,精于谋略,现任命你为都督,统领本城军马,监督士兵操练,不得有误!”
徐达拱手道:“遵命!”
“李文忠、冯胜二人为偏将军,辅佐徐达!”
“遵命!”
徐珪再次扫了扫下面的各人,突然小三国提示:“主公,徐达三人组一起出征时每人统帅能够提升3点。”
“还有这隐藏属性?”徐珪微微吃了惊,便继续下一步指令:
“徐宁、周仓、廖化、魏延!”
“末将在!”
“如今我军刚刚征战归来,军资不足,眼下已经八月,命你们各领一千军士,协助百姓管理农田,准备秋收!”
“遵命!”
“花荣、王彦章!”
“末将在!”
“前些日圣旨已传达各位诸侯,窃以为必有不奉者,到时免不了征伐,现命你二人加紧征兵,为我军扩大兵源!”
“遵命!”
“好了,今天就这些事,各位退下吧!”
众人领命依次退出,只有周侗、周瑜、汉帝留着,徐珪这才笑着问道:“陛下,为何突然想学武艺了?”
汉帝眼神坚定起来:“朕以为学武艺一来可以自强,二来可以自律,先皇不晓武艺,不理朝政,故此宦官当道,天下祸乱,这才导致黄巾动荡、董卓乱政,如今朕侥幸得救,爱卿仍遵奉朕,朕这才暗下决心,要做一位文治武功的明君,武能上马横槊,文能下马赋诗!就算不能力挽狂澜,也要保住我大汉的基业!”
一番话慷慨激昂,与年仅十二岁的他很是不符。
周瑜也被震撼了,与徐珪相视一笑,随后跪拜:“陛下少年有志,心系国家,微臣佩服!”
汉帝向周侗周瑜两人拱手行礼,笑道:“朕就有劳两位的教导了。”
两人忙还礼:“不可不可!陛下万金之躯,何必行此大礼,折杀末将了!”
徐珪看着心里暗暗分析,感慨不已:历史上汉帝先是被董卓挟持,当成命令诸侯的工具;后来被曹操所救,说起来是救,实际上等于是将汉帝从一个铁笼子关到另一个金笼子,只是多给了他一定的表面权力,比如说能够上朝,接受群臣朝拜,有权下圣旨,其实最终说了算的还是曹操,因此历史上汉帝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能够有机会学文习武,或许汉帝真的天赋异禀也说不准呢!
汉帝接着向徐珪说道:“前番日子爱卿所吟诗句仍回荡在朕的耳边,很是慷慨激昂,爱卿也可抽空教教朕。”
徐珪先是一愣,随后笑着拱手:“末将遵命!”
汉帝再次看了看:“既然如此,朕就先回去了,向两位爱卿学艺,立志成为一代明君!”
徐珪等三人齐齐施礼:“恭送陛下!”
汉帝在三人的目光中离开府衙,徐珪笑着询问周瑜:“公瑾啊,现在觉得汉帝如何?”
周瑜点头不止,连声赞叹:“好气魄!我本以为一个常年被欺压的傀儡会丧失能力,不想却有如此城府和雄心,真乃我大汉一大幸事啊!”
徐珪笑笑:“当初才救回汉帝之时,他还胆胆惊惊,眼神中全是害怕;如今却已经常能看到笑容挂在脸上,哎!万幸!”
周瑜周侗也笑笑:“这全拜主公仁慈!”
徐珪很是豪放的笑笑:“还靠各位辅佐!”随后各自寒暄,此事告一段落。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收到圣旨的各大小诸侯纷纷表态,袁术只回了一封书信,言语粗鄙,低俗不堪,大意是:正统皇帝是那刘辩,如今他翘辫子了,你这个皇帝不过是被反贼董胖子拥立的,不是正统,我是不会对你称臣的!汉帝看了大怒,怒骂袁术,扬言要讨伐,徐珪周瑜等人劝住汉帝,说明现在实力不足,不能轻举妄动,汉帝勉强作罢。
其他小诸侯如韩馥、刘岱、王匡、鲍信、刘繇等,都没有回复,继土匪头子袁术后纷纷进入徐珪的讨伐名单中。
陶谦、孔融、孙坚亲自前来柴桑朝拜,表示衷心,并送上金银无数,汉帝也给了三人口头封赏;公孙瓒、马腾、袁绍遣使携书信来柴桑,先是道歉,说由于路途遥远,行走不便,因此不亲自前来,最后表了忠心。
公孙瓒使者另带一封书信交与徐珪与汉帝,打开一看,原来是刘备所写,先是说多时不见,对徐珪甚是思念,最后浓墨重彩的说自己的族谱,汉帝看完震惊不已:“如此看来他便是朕的皇叔!”徐珪在一旁一脸恶寒。
最终徐珪拟了份讨伐名单,排在第一位的便是离他最近的扬州刺史刘繇。
(小说qq群:419646147,期待大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