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喜欢,他也欣赏这孩子。几天的相处,不多的话语却也让他看到了小林秉性的淡然沉稳,门上的春联更是小林亲笔挥就的苍劲。腹有诗书,又识得大体,确有温润君子的风范。最难得的是,儿子落难,他却能不弃不离。要不是他一直陪在儿子身边,儿子哪里能这么快就重拾信心?所以老伴对小林更是心存感激。
儿子有福气啊。
“小林,贡延说你下午想去钓鱼?”
“嗯。”林成蹊点头。
“我和你们一块儿去吧。”李父是个钓鱼迷,家里的钓竿各种各样,在这乡间住了段时间,那些乡民给的野路子钓竿也不少了。平时也没少和隔壁左右的同好一起去钓过,这回是小林要钓鱼,他自然要陪着的。
“好啊。”虽然李父曾经是书记,但现在在他面前的也只是一个和蔼的老人。
午后,几个人带上钓具拿上鱼饵,沐着温暖的阳光,穿过成片的小树林,终于见到涟涟波光的小河。
“就在这吧,这位置好。”李贡延选了一处平整的河岸,三个人可以一起坐这里。
“等等。”
李父没作声,看着林成蹊四处察看了下。
“这里可以下两个钩。”
李父笑了,上次他来这就是坐在小林选的那位置,能看到水草,是鱼聚集的地方。小林是个有经验的。
“蚯蚓、红虫、玉米面我都准备了些,你们俩在这,我去那边。”
李父选了另一处放了鱼竿。
钓鱼是极享受的休闲,虽然是冬天,但下午的太阳照在身上,整个人都暖融融的,乡间的风带着特有的自然的气味,四处看看,远山近林,周围还有些不知名的野花点缀,虽是冬末,生意却也掩不住的。
多久没尝过这乡间的静谧了?林成蹊再次深深吸了口气。
看到爱人微扬的嘴角,李贡延也乐呵。成蹊不说话,他也不去打扰,安静地坐在他旁边陪他。只是这惬意的情绪却是能感染人的,听着时而入耳的鸟鸣,树影点点婆娑晃动着他俩并坐的人影,恍然间,他竟也有种置身世外的感觉。即使半天没有鱼儿上钩,这等待的间隙却格外闲适安宁。
原来的确不枯燥的。
“在动了。”林成蹊的声音很轻,伸手轻拍旁边的李贡延,指指他的鱼竿。
等浮子一沉李贡延伸手猛地一抬,一条5寸左右的鱼被拉出水面。
一条鲫鱼,钓上来的是鱼,可收获的却是回归了孩童时的喜悦心情。
安静钓鱼的李贡延真是让李父觉得惊讶。他以前带着儿子钓鱼,哪次他能这么安静地坐个半天?长大了更是碰都不碰这玩意。
真是一物降一物。
“贡延,我再找个地方下钩。”鱼竿还有两根没用。
“哪里好?”
“倒树斜枝的那一处。”林成蹊指了指左边沿岸。
“行,我去那边,你把这两竿子看好。”
“嗯。”
他还上瘾了……李父再次感叹。
太阳到山腰的时候,父子几人收竿回家。
林成蹊和李贡延一共钓起了五条鱼,三条小鱼,两条大鱼,李父是老手,小鱼钓上来四条,大鱼钓上来三条。
李母烧了两条大鱼,其它的就养在了院子里的鱼缸里。
“给。”
“够了。”
李母笑:“我们贡延啊,也知道疼人了。”
这蚕豆大的一块鱼肉,是鱼最精华的地方了,曾经,宋庆龄请周总理吃饭,专门用这眼睛旁的蚕豆做了一份鱼汤。一条鱼就两粒蚕豆,李贡延全摘给了他。心里当然高兴的,不过这里还有两位老人,这份精华却是他一人独享,很是不好意思。
“小林,明天就回去了,这些东西拿回去带给你爸妈。”
吃完晚饭大家在厅里看电视,李父进储藏间把家里存着的好酒好茶拿了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