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大明商会四大分会成立!宗室有事干了!
他看向了周王朱橚:“周王殿下,我知道您一向热衷于研究医药学。
但是现在我需要您停下来……”说着他看向了朱元璋:“陛下,如果有可能的话,我需要周王殿一下,将河南平顶山一带的煤矿给我开采出来!有多少都给我挖出来。”
周王这个时候也是非常的期待。
他没有想到,陈寒知道了这么多。
他看向了陈寒给出了那一幅地图,上面果然标注着他所在的封地,那里有着许多的煤矿标志。
所以他看向了朱元璋:“爹,您允许我这么去做吗?
听完了陈寒说的,咱们大明今后的国运能走到哪一步,都要看这一次,我相信陈寒现在教我们这些人召集起来说了这么多。
一定是希望我们这些个王爷们,发挥出自己的能量。”
朱元璋看向了陈寒,又看向了周王和辽王:”好,既然这一次事关咱们大明的国运。
陈寒也说得如此是清楚,咱们所有人都知道。
如今的气候影响之下,大明将来的路已经不是那么好走。
咱们就孤注一掷,听陈寒这一次。
老五、老十五你们两个就听从陈寒的意见,给我好好的把铁矿煤矿挖出来。”
陈寒再次说道:“不仅仅是要挖煤,同时我相信在河南地区炼制焦煤已经很普遍的事情。
我希望你们挖出来的煤,就得给我炼制成焦煤,然后运送到京城来。
我要先在京城炼制出钢铁,我要在京城为中心开始铺设铁轨,搞钢铁工业。
当咱们大明王朝炼制出了无数钢铁之时,才是咱们大踏步的向前迈进之时,如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之所以今天才会将这句话说出来,就是希望通过这一年的改革,能使我看到想要的结果。
而现在看起来陛下和太子殿下,你们不仅信任了我,还取得了如今的这些成就。
所以我有机会去孤注一掷。
我更有机会来让咱们大明王朝走得更远。
如果听从我的,我一定能够改变大明的国运。
听从我的咱们大明王朝的将来必然非常的光芒万丈。”
陈寒说到这里的时候十分的热血沸腾。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现代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人物。
但是到了大明居然可以发挥出这样大的效果。
其实给朱元璋他们展示的五千年以来的王朝更迭的顺序和原因,看到了气候这一条之后,陈寒就知道真正想要拯救大明,就必须得要在粮食上面下工夫。
其实纵观整个大明王朝遇到的问题都是一个问题,粮食产量不行。
只有将粮食产量提高了,老百姓们能吃得上饭,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北边尤其是西北那一带,为何频频发生灾荒。
就因为寒潮来袭之后,粮食产量太低。
老百姓们没饭吃就只能造反。
大明王朝前期还可以通过强大的国力镇压得住。
可是到了后面,尤其到了中期开始寒冷,加剧矛盾。
于是各种各样的矛盾就发展了出来。
一直到了崇祯朝,不管如何的努力,那都是回天乏术。
有人一定会问了,可是为何又会出现满清有稍微的回暖的情况呢?
无非是因为满清入关之后杀的人太多了,无非就是满清入关之后搞的圈地运动,将满人给养了起来。
无非就是以各种文字狱,各种血腥的手段镇压,让百姓们不敢反抗而已。
而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如同马尔萨斯陷阱一般。
由于满清开国之时,杀了太多的汉人,空出了大片的土地,所以他们才能够维持所谓的康乾盛世。
可是盛世一过去之后,土地矛盾立刻就展现出来。
所谓的土地矛盾,其实还是粮食矛盾。
要不是雍正强行给清朝续了一命,估计清朝还撑不到两百多年。
所以现在陈寒来到了大明初年,有了这么好的底子,取得了朱元璋他们的信任。
尤其是看到实行的改革,给大明王朝带来的新景象之后。
他才有更加有信心。
陈寒看着同样非常激动的朱元璋,朱标父子以及燕王他们说道:“在这里我只有三点要说。
第一,尽快开垦两广南洋一带的土地;
第二,打开商业,尤其是海禁要打开。
一定要联通南洋,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大量地收购南洋的粮食。
但是我们收购粮食之时,却不用给他们银子金子。
而是让他们加入到咱们的圈子里来。
让我们的大明宝钞用来买他们的粮食。
咱们可以提高三倍的价格来收购他们的粮食。
让他们的粮食源源不断地,由他们自己运到咱们的港口。
把广州以及周边的港口打开来。
让那里成为粮食和对南洋一带的经贸地,打造下一个繁荣的苏杭来。
第三,北方煤矿铁矿给我全部大量的开采。
这是我要说的,要一直持续下去的三条计策。
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慢慢地完善,但这三条必须得要作为咱们大明王朝接下来的施政的主要方针。
完成了这三条,咱们大明王朝才能改变气候掌控王朝更迭的规律。
才能够让大明王朝的国运一直延续下去。
打破这样的规律之后,咱们大明王朝才能更加的繁荣。”
陈寒说完了之后,燕王、晋王、周王他们都是激动地握着拳头。
“好好这三条的确是给大明最好的良方,大哥,我觉得先生说得非常好。”燕王朱棣十分的激动。
晋王更是直接说道:“爹、大哥伱们就授权吧,让我在我的封地之内大肆的开采煤矿。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我封地之内有着非常多的煤。
老五他们的封地之内,也拥有着大量的煤矿。
挖掘出来不仅,可以供应普通百姓们取暖,更可以让陈寒这边炼铁,助长咱们大明皇朝的发展。
大哥、老爹,不用再犹豫了。”
其他的王爷此时也都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