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声说话言辞犀利,他得下一剂猛药。慈溪先生心口上的腐肉得剜掉,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这段过去。
而他只能拿许颂和管玉开刀,这是腐肉,也是痛处。
慈溪先生听完之后面色平静,神情并没有很大的波澜。这番话其实在早些年前,庆黎就跟他说过。如今时隔多年过去,再次听到,与当时的心境也大不相同。
毕竟当时的许颂和管玉也不是跟现在一样活的那么好。他面上虽然平静,但放在椅子旁边的手上的青筋却出卖了他的心绪。
宋声看他没有吭声,于是放慢了语气,接着说道:“先生,此番我请您下山,不是为了让您和曾经一样教导举子参加科举的,而是另有目的。”
“肃昌书院一直以来是什么样子,您大概心里也有数。我打算重开书院,想请您担任名誉院长。这名誉院长的意思,其实就是挂个名,不需要您去教什么。若您想教,那就教,不想教就不教,全看你您心情。”
“除此之外,我打算开设一个蒙学班。到了年纪的孩子都可以免费来上学读书,我想请您来担任蒙学班的老师,教这些孩子们读书,不为参加科举,只为他们明事理懂仁义。”
宋声综合考虑过了,如果让慈溪先生跟以前一样仍旧在书院里当夫子,极有可能会引起他一些痛苦的回忆,可能会让他抵触拒绝。
但如果教小孩子就不同了,孩童天真无邪,与他们打交道,心态也能年轻许多。再加上慈溪先生本身身体不好,如果负担书院的教学,身体恐怕会吃不消。
不如去教蒙学班,乐得自在,对身体也好,其实是个不错的去处。
而慈溪先生听完他说的这个蒙学班后,心中升起了一抹好奇。
“蒙学班?”还是免费的,教小孩子读书,的确不用费那么大精力。
“是的,蒙学班。到时候也会按月给您发月钱。”
想起昨天早上自家婆娘站在屋里叹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发愁明天该拿什么东西招待新任知府,看到这他心里隐隐有着一丝愧疚。
家里生活清贫,云娘跟着他吃了不少苦受不受委屈。两人的生活过得拮据,他一直都知道。但他总是逃避现实,躲在从前的阴影中不肯出来,让云娘也很难做。
如果教小孩子启蒙,的确是个好主意。
宋声又仔细跟他说了说开设蒙学班的目的,听完后慈溪先生大受震撼。
这位宋知府果然与众不同,想法都这么惊世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