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又不缺钱钞,当然不会执意南下。
但定好的计划一再推迟,他还是郁闷不已。
“应天府又没长腿,只要有空闲,随时能去,不必急在一时。”李绮节为孙天佑摘下帽子,看他衣袍上有几道灰迹,长眉微微一扬,“谁家这么孝顺?丧钟刚响,就开始摆祭台、烧纸钱?”
孙天佑皱眉,扫去肩头灰尘,“从金家路过的时候沾上的。”
李绮节盯着跌落在地的尘灰痕迹,若有所思。
金蔷薇果然古怪。
不管朱棣生前有多看不上皇太子,永乐二十二年九月,皇太子朱高炽在大臣们的拥护下,顺利登基,改元洪熙。
据说先帝早在多日前已经去世,英国公和内阁大臣担心赵王、汉王趁机兴兵作乱,选择秘不发丧,偷偷将军中漆器融成一口棺材,将先帝尸身放入其中,藏在马车内,一路照常向先帝问安请奏,直到安全抵达顺天府城门外,才宣布先帝驾崩。
而此时皇太子早已经接到密报,做好登基准备,没有给赵王和汉王可趁之机。
朱高炽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赦免建文帝旧臣,平反冤案,大赦天下。
皇帝是个仁慈之君,天下百姓无不欢欣,尤其是读书人,更是争相传颂朱高炽的英明宽大。
但是皇帝对赵王和汉王的宽容,给刚刚完成政权过渡的朝堂埋下隐患。
二十二年八月时,朱高炽暗中任命心腹宦官王贵通为南京守备,当时这一任命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因为皇帝将自己信任的宦官派到南都镇守,是前朝旧例。
然而,洪熙元年的一道指令,令天下哗然。
朱高炽命皇太子朱瞻基去往南京,统领迁都事宜,预备将都城迁回南京。
迁都的旨意传到瑶江县,孙天佑心有余悸,笑对李绮节道:“幸好咱们没走成。”
☆、第105章一百零五
定都在哪儿不是老朱家的内部家务事,都城的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到整个朝堂格局和各方利益分配。皇帝和朝廷一旦南迁,不知有多少豪门世家将随之没落,同时也不知有多少新贵宗族能顺势崛起。随着都城迁移,朝廷肯定会有明显的政策偏向,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南方和北方各自的经济发展。
北京还是南京?
人文、风水、底蕴、军事地位、交通是否便利,北方世家和南方士人从各种角度论证两个都城的优劣,引经据典,天天打嘴仗。老百姓们云里雾里,把吃瓜群众的无辜茫然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了劝朱高炽收回成命,政见相悖的各个政党难得冰释前嫌,联名进谏,希望能够阻止朱高炽迁都。
朱高炽秉性纯善仁爱,待人宽和,连两个不服管束、曾多次威胁他太子地位的兄弟都能宽宥,但这次他却出乎寻常的坚持,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要迁回南京,哪怕是缠绵病榻时,还不忘督促皇太子抓紧迁都事宜,并下令将北京改为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