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厉天润等人的计划,京军三万人要有足够的定力,等到萧望之和陆沉率领的大军出现,他们才能北上围攻景军主力。刘守光自然能够沉得住气,毕竟他也是戎马半生的老将,不会像那些年轻将领一样性情急躁,然而齐军的敌人不是塑像木偶,更不必说庆聿恭这样难缠的对手。
对方既然看穿陆沉的疑兵之计,自然会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强攻雍丘。
如今刘守光收不到雍丘城里的情报,他只能依靠现有的信息进行分析。
城内原本有两万余人的兵力,随着北城那段城墙的垮塌,守军纵然有奇火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压力剧增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保住雍丘城,刘守光必须做出决断,不能傻乎乎地等着东线大军的到来。
他没有想过仅凭麾下两万人就能在野外击败景军,但是只要能给对方施加一定的压力,迟滞景军进攻雍丘的势头,这便足够了。
“传令元行钦,让他小心一些,不要轻易与景军发生交战。”
刘守光看着领命而去的传令官,有些心神不宁。
京军先锋大将为虎威军都指挥使元行钦,率领八千锐卒开路。
后军大将则是长威军都指挥使谷斌,率军五千断后。
刘守光自领七千步卒为中军。
三支兵马间隔很短,相互策应,如一条长蛇般向北行进。
这段二十余里的路途,大齐京军走得很谨慎,速度也不快,等到雄伟的雍丘城映入眼帘的时候,先锋军将士不由得紧张起来。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他们将要直面强大的景军。
元行钦一声令下,先锋军当即停了下来,同时将消息送去后方。
前方有景军阻挡。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庆聿恭岂会忽略停留在白马关内的齐军援兵?实际上刘守光领兵出关不久,景军斥候便捕捉到这个信息,这也是大齐京军一路极其小心的缘由,防止在行军途中被景军偷袭。
元行钦冷静地等待着后方刘守光的命令,同时眺望三四里外的雍丘城。
城内守军显然也注意到援兵的到来,但是他们中间隔着景军的步卒大阵。
便在这时,城南景军大阵忽然有了动静。
万人结阵,主动向南!
这一幕看得元行钦满心不解。
景军不会坐视大齐京军扰乱他们的攻城计划,这一点早在刘守光等人的意料之中,实际上依照他们的推测,景军极有可能在这段二十余里的路程上设置阻碍,尽量迫使京军远离雍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放任他们出现在雍丘守军的视线之内。
这一路上刘守光其实颇为紧张,因为景军的反应太过反常。
直到此时此刻,万名景军忽然主动列阵,朝大齐京军先锋逼迫而来。
“临敌!”
元行钦洪亮的嗓音响彻周遭,先锋军将士立刻列阵应对。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景军在还有五十丈左右时停步,形成僵持对峙之势。
元行钦观察片刻,确认己方阵型没有问题,便策马向后疾驰而去。
这时刘守光率领的中军七千人已经抵达先锋军后方,在听完元行钦简略的禀报之后,这位大齐首席军务大臣沉默片刻,低声道:“庆聿恭并非是想强攻雍丘。”
元行钦愣道:“侯爷此言何意?”
刘守光抬头看向远方,缓缓道:“他真正的目标是我们。”
仿佛是为了呼应他这句话一般,只听得对面景军阵中一声轰响,紧接着东西两面响起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的呐喊声。
两支景军步兵在缓坡后现出身形,在极短的时间里漫卷而来,将大齐京军堵在中间。
“报!”
一连串急促的马蹄声在后方响起,紧接着一员骑士快马奔袭至中军将旗之下。
来人看着坐在马上的刘守光,紧张地说道:“启禀侯爷,谷指挥使命卑下前来禀报,我军游骑发现一支景军骑兵从东面急速南下,绕行至我军后方,意图堵住我军的退路!”
元行钦面色剧变。
刘守光握紧手中的马鞭,冷静地问道:“敌军骑兵有多少人?”
信使立刻应道:“约有万骑!”
景军的意图在这一刻全部显露,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大齐京军会北上救援,所以他们什么都没做,甚至没有在这段路途制造阻碍,为的就是让大齐京军畅通无阻地来到雍丘城外,最后再用一支骑兵迂回奔袭,截断大齐京军的退路!
刘守光深吸一口气,看着远处刀枪如林的景军大阵,一字字道:“庆聿恭这是要杀人诛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