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晴,晚上也有雪。
一杯又一杯的酒下肚后,气氛慢慢热烈了起来。
这是一个精舍小院,建成时主人一定花费了不小的代价。然乱世一来,终成一场空,没人说得清主人家去哪里了,院落就荒废在了这里。
局势渐渐好转之后,有人盯上了这个院落,不过很快又被官府收走,连带着周围一大片的土地,全都变成了军府用地。
大梁开国前夕,院落变成了芒山龙骧府的谷仓之一。
二十余年间,从豪族精舍,变成废弃院落,再变成军府宅院,它不会说话,但却折射了时代的变迁。
篱笆院墙之外,身披羊裘的武士来回走动巡视着。
漫天大雪洒落而下,将入冬前种下的小麦尽皆掩盖。
院中石磨旁,军士们将麦麸扫落进簸箕里,准备夜中起身给战马喂食。
纸灯在风中飘飘荡荡,摇曳不定,昏黄色的光晕显得朦朦胧胧。
童千斤端着两盘热气腾腾的炒菜,用手肘推开屋门,走了进去。
屋内坐了八九个人,谈笑风生,气氛热烈。
「朕上午收到书信,司马睿可不安生啊。」邵勋的声音传入耳中,似乎带着几分玩味、几分挪撤以及几分惺惺相惜(?):「司马睿年前登晋王位,正月人日刚过,群臣复劝,请即皇帝位。睿辞之。」
祖应一脸病容,听了没什么大的反应。
许柳却十分惊讶。
人日就是正月初七,今天是正月十五,不过八天时间,这说明什么?
说明建邺内部通风报信的人太多了,正月初七当天就有人写好信,派人渡江北上,然后一定有专人负责此事,快马送入京中,前后不过八天。
如果是正常传播,没有两个月不可能。过年前后,兴许会拉长到三四个月。
大梁天子对建邺非常关注啊,
「季祖(许柳),君久居江东,可知此番劝进之后,建邺掌权者何人?」邵勋用眼神示意了一下,灌郎立刻上前,为众人斟酒。
祖应还是那副有气无力的模样,不过一直在观察郎。
就容貌来说,比他父亲略胜一筹,诸般风姿也非常符合士人的口味。但气度方面,比起他父亲就差了许多,毕竟经历不一样,也太年轻了。
但有一说一,在十九岁这个年纪,楚王已经相对不错了,从小肯定是经历过名师教导的,又在梁王身边言传身教,规矩甚严,
放到世家大族里面,也是家族可以重点培养,入仕后为家族谋取利益的核心子弟了。
他还算满意。
薰娘坐在部勋身边,目光只落在儿子身上。
做母亲的别无所求,赶紧娶妻,生下孙子孙女后,她就可以安心了。
这一辈子,前半生大起大落,后半生美满幸福,她就这点要求。
秘书监卢谌、黄门侍郎许式则比较热切。
说不上有什么野心,但就是存着那么一点期盼,希望这桩婚事尽快完成一一在太常寺的操作下,其实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现在就只差最后一步,已然无法反悔。
许柳见到邵为他勘酒,立刻起身致谢,然后又一脸惶恐地坐下。
「陛下,若无意外,王导王茂弘必为丞相,总揽政事。」许柳收拾心情,回答道:「至于军务,实则赖于外州。”
「哪几处?」邵勋问道。
「淮阴、寿春、裹阳三处。」许柳说道:「淮阴、广陵之间,多为南下之徐泗流民军,乃祖士稚一手创建,众约三万。”
「寿春之兵,一为寿春、合肥之戍兵,一为江州兵。」
「襄阳便是荆州劲卒了。”
邵勋点了点头,南朝弄来弄去,在军事上基本就这个格局。
流民军拱卫建邺以北的淮泗流域,吴地大族也提供部分兵马及水师一一邵勋称之为「徐州集团」。
寿春那边就脱胎于东吴江州集团了。
此地在东吴时就出了很多大将,周瑜屯军的柴桑就在这一片。
孙权多次攻合肥,也从江州调兵一一邵勋称之为「江州集团」。
最西面的就是荆州了,以裹阳、南郡、江夏、江陵、武昌等地为基本盘,水陆皆有,邵勋称之为「荆州集团」。
三大集团之外,其实还有江东豪族兵马以及屯于建邺左近的部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青徐豫三州流民军,不过都不一定是第一代流民了,很多少年就出生在吴地,但在江东政治语境中,他们仍是「流民」,通过侨置州郡来缓慢地安置。
这些军事集团哪家强呢?现在不好说。
历史上前期脱颖而出的是荆州集团。
这支以荆州本土士兵及流寓而至的关西精壮编练而成的部队,因为长期与北朝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劲。
桓温北伐时,自江陵出师,步骑四万人,主力便是荆州集团兵马了。
在这个时空,邵勋仔细研究过南阳发来的军报,认为南朝最强的其实还是荆州集团。
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前张昌在荆州叛乱,荆州世兵乃至宛城世兵不堪一击,数次为其击败,死了不少大将甚至宗王。
但在刘弘收拾世兵余烬,安置关西流民,再征发豪族、蛮侗丁壮后,又重新编练出了一支可战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