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结果更让这些蒙古人对皇太极感恩戴德,更坚定了和皇太极站到一起的信念。皇太极这么做其实是非常聪明的,他之所以打察哈尔并不是要占据察哈尔,而是要对付林丹汗。
满清不是蒙古人,虽说皇太极继位以来一直鼓吹满清和蒙古一家,双方都是兄弟,可大家心里都明白满清怎么可能和蒙古人是真正的兄弟呢?更不可能是同一个民族。
亲如兄弟仅仅只是说说罢了,充其量就是统战的手段。皇太极要解决林丹汗这个后顾之忧,必须要借用蒙古各部的力量,仅靠他自己是根本不行的,而且就算拿下察哈尔,满清也不可能直接取代林丹汗来统治蒙古草原。
虽说现在的蒙古人四分五裂,林丹汗这个名义上的大汗已经名不副实,可外来者要统治蒙古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皇太极真打着这个算盘,取林丹汗而代之,那么他的那些盟友说不定马上和他翻脸。
既然做不到取而代之,那么就扶持代理人,同时挑动蒙古各部内部的矛盾,再加上用联姻和其他手段来拉拢蒙古各部,同样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皇太极就是打着这个算盘,很大方地把林丹汗的草原直接分给了下面的小弟们。做完这些事后,皇太极也没在察哈尔多停留,直接带兵就回了辽东,这样的姿态更让那些蒙古部落竖起大拇指称赞皇太极这个带头大哥实在是够意思。
不过在回去之前,皇太极和各部的头领见了面,协调划分了双方的实力范围,并且提出了让各部抽调部分能征善战的勇士加入满清。
按照皇太极的说法,大家既然是兄弟,你们也认我这个带头大哥,那么以后就是自己人了。他们满清有八旗,八旗是满清的根本,作为自己人,皇太极决定在满清八旗基础上建立蒙古八旗,作为蒙古人加入满清大家族的一种优待,只要蒙古各部同意这个要求,那么大家就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面对皇太极的这个说法,蒙古各部很快就同意了下来,尤其是早就和满清眉来眼去又通过联姻穿了一条裤子的科尔沁部更是举双手赞同。
就这样,各部挑选部落的勇士交给了皇太极,皇太极在这个基础上组建了蒙古八旗,同时也彻底把这些蒙古各部拉上了自己的战车。
做完这些,皇太极返回辽东,通过察哈尔一战满清不仅得到了蒙古各部的支持,还就此组建了蒙古八旗,使得满清的在政治和军事上实力大增。
此外,林丹汗的西迁也让满清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至少身边没有了林丹汗这个战争疯子,皇太极就能彻底腾出手来做其他事。
在征服察哈尔的同时,满清也从蒙古获得了大量牛羊和其他物资,让满清物资缺乏的情况有了好转。等回到辽东后,皇太极就把目光盯上了北方索伦三族,现在解决索伦三族的机会成熟了,只要拿下索伦三族,满清不仅能解决掉黑龙江流域的隐患,更能收服能征善战的索伦部为自己征战,简直一举两得。
皇太极的目光从西转移到北方,开始布置征服索伦三族。而这个时候,南边的大明朝廷也发生了变化,此时崇祯皇帝已经登基一月有余,随着权利交接的稳固,崇祯皇帝也开始考虑处置魏忠贤一党了,这时魏忠贤也感觉到了情况很是不妙。
崇祯皇帝登基后表现出了超过他年龄的沉稳,对魏忠贤并没有马上下手,而是在魏忠贤和其党羽的试探下摆出一副继续信任的姿态,以麻痹对手。
几次试探下来,崇祯皇帝达到了目的,使得魏忠贤和阉党放松了警惕。可就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已暗中联合朝廷非阉党的文官集团成员开始了行动,他的目的很明确,没有直接针对魏忠贤,而是先拿魏忠贤的左膀右臂下手,也就是崔呈秀和田尔耕。
对于锦衣卫,崇祯皇帝没马上拿下田尔耕,而是任命了靠得住的人担任指挥同知,从而分了田尔耕的权利,同时也掌控了部分锦衣卫的职能。
接着,崇祯皇帝指示御史杨维垣和通政史杨所修弹劾崔呈秀,这二杨本也是阉党中人,但他们是后来投靠的阉党,实际上却一直暗中和东林党等私下交往,换句话来说他们两人是彻头彻尾的墙头草和二五仔。
由他们出面而不是东林党出面弹劾,这能避免明面上的党争,同时也挑起阉党内部的争斗,这个办法还是东林党的文官私下给崇祯建议的。崇祯一听下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当即就同意了下来,让人告诉二杨领头弹劾,只要弹劾成功,崇祯皇帝不会追究他们之前阉党的身份,不仅无过还有功,未来必定重用。
有了皇帝的承诺,二杨顿时就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在九月十六日和九月十九日两次朝会上公开弹劾崔呈秀,列举了各项罪名。
弹劾之后,崔呈秀忐忑不安,向崇祯皇帝提出了回家守制的要求,原本这种反应是官员弹劾后最正常不过的程序,一般表示避嫌态度罢了。可没想崇祯皇帝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丝毫不做挽留,直接就答应了崔呈秀的请求,这一下把崔呈秀给打懵了,一下子就成朝廷大员成了没有官职的普通人,丢掉了所有职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