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朝元年四月初七日,唐朝在伏虎太子的亲自接引之下,出长安,向署中剑门关进发,只带了随身八百亲兵,装载了数十车金银绸缎之物,逶迤赶往剑门关,庆祝李格桑的六十寿诞。
李格桑既是南诏的国王,又是唐朝的泰山大人,唐朝就算占领了长安,也不得不对他表示足够的尊敬。
他当然不可能料到李格桑会对他下毒手,因此一切都顺理成章,将一切时务交代给从河南赶回的舍瓦之后,他这才放心的赶往剑南。
他此行除了祝寿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向李格桑解释,表明自己并非是忘恩负义,而是因为形势逼迫。他以为,凭借自己和他的翁婿关系,再加上以前给他立下的大功和曾经对他的救命之恩,他会和自己和好如初,一起占领李隆基的大好河山。
临行之前他很奇怪,为什么专信、辛白江和班林都不约而同的生了病,不能随自己前往剑门关,他只得带上了隆多。
李格桑在自己的中军帐之中挖了方圆四丈的一个大坑,坑中藏匿甲士五百人,都是南诏精锐之中的精锐,又在自己的帐外调集了八千精兵,由狼正轩亲自指挥,到时候,一旦唐朝喝下毒酒,则李格桑以掷杯为号,一起发动,内外夹攻,将唐朝砍为肉泥。
他早已经秘密的布置上一切,只等唐朝的到来。
当信马报唐朝带领大批祝寿物资距他军营只有三十里的时候,李格桑喜出望外,同时心中有些紧张。
他倒不是害怕杀不了唐朝,他其实是有些内疚。
他心中比谁都清楚,于公于私,就算唐朝有些须对不起他的地方,他都不应该杀唐朝。但现在的情形不同,此时此刻,唐朝可说是他占领中原最大的绊脚石,所以违背良心也罢,反正他必须杀了他。
不然,他一生图谋的霸业就此成空。
……
“禀告陛下,唐朝带领十三个从者已经来到前面剑亭。”
“知道了。你传令下去,本王会亲自去迎接他,叫一切人等做好准备。”
“是。”传令官飞快的去了。
李格桑向身边的心悦法王一笑:“大师,决定我本人和我南诏命运的一战,即将打响。我们去吧。”
“谨遵陛下圣旨,老衲必当竭尽全力。”
这道德武功都极深的僧人双手合十,显然已经完全听命于李格桑,这僧人的身后,是十八名高矮不一,年龄参差的僧人,来自大理城外著名的崇圣寺,也即是通俗所谓的天龙寺,个个武功高强,当年平定狼正轩之乱,这只僧兵曾经立下大功。
“铁总管。这一次的事情,只许胜,不许败,一旦让唐朝生离,则大势去矣。你准备好了吗?”
“回禀陛下,臣已经准备好多时了。”
“好,我们这就去迎接唐朝,再次提醒大家,不要露出任何的破绽,明白吗?”
“明白。”
……
李格桑带领群臣在金沙江边接着唐朝,李格桑抓住唐朝的手,哈哈大笑:“我的好女婿啊,朕这些日子之中可是高兴得不得了,想不到你出兵长安,居然真的就将李隆基赶跑,占领了中原大片土地,古往今来,除了你们汉人之中的楚霸王项羽,还从来没有人做到过如此的功业,别说你想和朕分而治之,就是要朕做你的臣,我也是心甘情愿哪!”
唐朝一听,甚为惶恐,赶紧跪下,口称:“陛下。您这样说,真是折煞臣啦,微臣虽然想做中原的皇帝,但是陛下永远是南诏的皇帝,我不会动摇您分毫。臣今日来,一是为陛下祝寿,二就是要告诉陛下,唐朝受陛下大恩,将两位公主下嫁于臣,而我居然和陛下分离,实在是小人从中作梗,陛下英明之极,当知道微臣和陛下之间,永远是唇齿相依,互相猜忌,互相攻讦,那是两败俱伤;若是互相信任,互为奥援,则会既寿永昌。陛下千万不要听信安禄山这种小人的谗言,使我们翁婿之间失和。微臣今日只身来到剑门关,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在陛下的面前表明我的真心。我唐朝以我建立的新唐朝起誓:若我唐朝有违背良心,欺师灭祖,背叛,做出杀害亲人的事情,死于刀剑之下,死后沦落十八层地狱。陛下,您相信我了吧?”
李格桑不意唐朝一见面就来这么一出,微微有些慌乱,但随即慑住心神,哈哈一笑:“贤女婿说哪里话来,这不是见外了吗?我堂堂南诏之主,连分辨十分的能力都没有了吗,我当然不会相信小人的谗言。不错,安禄山的确曾经派人到剑门关来拉拢我,想要我和他联盟,等他一举杀灭李隆基的时候,一北一南对付于你,但我哪里会听他的,已经派铁凝亲自到洛阳,郑重的拒绝了他的要求。”
唐朝悬起了一颗心终于落下地来,看来,李格桑也不是要真正的相信安禄山这样的人,即使结盟,恐怕也只是契约上,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行动。
他当然不可能知道,李格桑今天请他来,是要他命的,剑阁之宴,就是鸿门宴。
“好好,如此最好,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