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站 > 穿越历史 > 夺鼎1617 > 第五百四十章 京城群丑

第五百四十章 京城群丑(1 / 2)

夺鼎1617作者:猛将如云

第五百四十章京城群丑

东华门外搭起了席棚,崇祯的尸首便停在这简陋的席棚之内。

在得知了崇祯的下落之后,李自成当即便率领着一干文武重臣,带着王德化等宫中太监前来辨识。

看到了煤山脚下那两具被大顺军士兵抬下来的时候,远远地,王德化便泣不成声。待得走近了些,更是放声大哭嚎啕不止。

“皇爷!奴婢未能救驾出城,奴婢万死!”

见王德化等太监如此悲痛,李自成等人知道,眼前的这具尸首当属崇祯无疑了。

打了十多年的仗,李自成刘宗敏李过张鼐等人自然是见过无数的尸首,自己人的,明军的,普通百姓的。但是,今天这两具尸体,却给李自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崇祯脸孔还很年轻,白净面皮(当然死后脸色变得灰白了),略有清秀的短胡须,长发散乱,遮住了半边脸。帽子已经失落,双目半闭,舌头略有吐露,脖颈下有一条被丝绦勒成的紫痕,一只靴子已经失去,光着的一只脚上只穿着白袜。李自成的心中一动,不忍多看。此刻他看着崇祯的尸体,并没有感到胜利的喜悦和兴奋,而是产生了很复杂的思想和感情,竟然使他在心中叹息一声。

“林泉,你熟悉典章制度,崇祯的后事便交给你来料理一下。”

“微臣明白,臣定然办好此事。便是千百年后史家评说,也会称颂陛下的仁德宽厚。”李岩很是乐意的接过了这宗差事。

“王德化。”

“奴婢在。”

“你忠心事主,朕看了也是十分喜欢的。你故主的后事,你自然是责无旁贷。他倘若顺应天命,将天下让与朕,不要自尽,朕定会对他以礼相待,优养终身。可惜他不知道朕的本心,死守着‘国君死社稷’的古训,先逼皇后自尽,他自己也上吊了。你是崇祯身边的心腹,又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朕看你不忘旧主,还是有良心的。你要好生协助李丞相,在宫中找一好的棺材,将你的旧主小心装殓,停放在寿皇殿中,好生守护,等候孤的圣旨。乾清宫中的宫女还有没有?”

旁边有人回答道:“大部分都投水自尽了,也有逃出宫去的,如今还剩下十来个宫人仍住在乾清宫中,等候发落。”

“等你们将崇祯的尸首抬到寿皇殿以后,命乾清宫的宫女们来给崇祯梳头,整理妆容,更换衣服靴帽。”

“领旨!”王德化又叩了一个头,又问道:“奴婢斗胆请问,崇祯皇爷临朝十七年,一旦身殉社稷,深蒙陛下圣德,准予礼葬,此实亘古以来未有之仁。不知装殓之时,是否可用皇帝的袍服冠冕?”

李自成正待要表示同意,以天子之礼料理崇祯的后事,却不料身边的牛金星开口了。

“以臣愚见,崇祯既是亡国之君,自然不能用皇帝冠冕龙袍入殓。况且临时找来的棺材,亦非梓宫,更不可用皇帝衣冠入殓。陛下对胜朝亡国之君施以尧舜之仁,不加戮尸之刑,史册上实不多见。用宫便服或常朝服入殓,准许太子、二王与胜朝旧臣‘哭临’,于礼足矣。”

但是,如今太子与永王、定王两个亲王,这三个与崇祯关系最近的人都下落不明,此事自然不好办理。于是,只能是搭起了席棚,将崇祯与周皇后的棺椁摆放在内,设置灵位,供奉香烛,以供京城内降臣参拜哭祭。

在李岩的有意安排之下,李邦华、巩永昌等前明官员亲贵在大顺军入城后死节殉国的二十余人的灵位,在崇祯夫妇的灵位两侧陪祭,算是给这些前来祭拜的降官们一点警示。

但是,李岩却不曾想到,他的这番精心安排,却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了!

“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九人,余皆睥睨过之,惟主事刘养贞,以头触地,大恸。”、“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以头触阶,血流被面”。

但是,不要以为这掉了几点眼泪的三十个官员,和前来拜祭礼节性的拜了几拜而无泪可洒者六十人属于天良丧尽的人。比较起来,他们是节操满满的。

就在他们在席棚内或真或假的洒泪祭拜之时,席棚外,通往东华门的道路上几匹马嘚嘚而过。

马上的乘者圆领纱帽,看也不肯看一眼席棚,策马而过。

“这厮是谁?”

“翰林院庶吉士,南直隶金坛人,复社山长,周钟的便是!”

“哼!果然又是东林贼徒!”

“嘘!噤声!此人如今是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座上宾,牛****深慕其名,在陛下面前多有推荐,眼看便是新朝显贵了!”

周钟,字介生,江苏金坛人,周镳从弟。为诸生,有盛名。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生长于人文荟萃的江南,从小就被人目为才子。复社乃是江南才子集中的大社团,周钟更是个中佼佼者。能够担任社长之职,足见此人的道德文章之盛了。

正策马缓步行走间,远处锣声响亮,迎面过来了一支小道队。周钟眼尖,当即便勒住了马头,翻身下马,恭恭敬敬的站立在路边迎候。

前边是两个衙役手执一对虎头牌,一个上边写着“回避”,一个上边写着“肃静”,然后是一对纱灯,上写“天佑阁”三字,然后是两行护轿的军士,鸣锣开道,简单的仪仗,四个衙役手执水火棍,两个衙役抬着檀香炉,然后是一个人骑在马上,擎着一柄蓝色伞盖,然后是四个贴身仆人,鲜衣骏马,其中一个奴仆拿着红锦拜帖,一顶八抬绿呢大轿被众星捧月一般护卫在当中,俨然是太平宰相气派,好不威风!

却正是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出门入宫面见李自成的队伍。

“学生周钟见过恩师!”周钟见牛金星的队伍过来,便跪拜在路边朗声报道。

在轿子里听到了周钟的声音,牛金星急忙连续几下跺了跺轿子地板,轿夫们急忙落轿。

周钟名满天下,社友遍及江南,牛金星自然是要好生延揽一番,将他招致麾下以壮声势。

进入北京之后,诸事繁多,李岩要处理的各种政事军务更是繁杂。于是便给了牛金星等人一个空儿。

以牛金星为首的文臣们,最主要的活动是准备新皇帝的登极大典,还要按照《大顺汇典》加紧准备新的朝服朝冠。群臣每逢三、六、九日上表功进,大家竞相在劝进表文上下功夫,有人不惜以厚礼请京师四六名手代笔,力求颂扬的话别出心裁,不落陈套,而且要文辞典雅,对仗工稳。大家都在等着钦天监选定了良辰吉日后举行新皇上的登极大典,从此大顺朝就算是正式开国,而大顺皇帝也成为正统的天下共主。在北京新投降的文臣,都期盼着自己被新朝录用。像周钟这样已经被授予官职的先进,更是竞相将自己的新官衔用馆阁体浓墨正楷书写在大红纸上,贴于大门。有的新降官员,为着夤缘求进,递上门生帖子,拜牛金星为座师。

这些劝进表之中,自然是以复社社长周钟的劝进表最为文采斐然。他在《劝进表》中说,崇祯皇帝“****授首,万姓归心”,称赞李自成“比尧、舜而有武功,迈汤、武而无惭德。”转眼间李自成这个两个月前还被明朝官府通缉、被称为流贼渠魁的农民军统帅,在周钟看来,其文治武功已经超越了历代君王的典范――尧、舜、商汤和周武王;另一方面,他又批判两个月前他还叩头口称圣上的崇祯乃是****。

也有人私下里同他说,李自成起兵以来杀戮过重,恐怕难以成事。周钟却是轻描淡写地回应说,当年,前明的太祖朱元璋不也是一样吗?

这种明里暗里时时处处维护大顺政权的自觉行为,自然很能搔到新政权要员们的痒处。周钟得到了牛金星为首的大顺政权中的科甲系的赞赏,在北京城之中如鱼得水,引来了旧日同僚们的艳羡和模仿。

而京城之中的另一位新朝的风云人物,同样也是位才子。中允梁兆阳。他在晋见李自成时,便迫不及待地指责躺在席棚当中的崇祯“刚恢自用,君臣血脉不通,以致万民涂炭。”将大明朝廷有今日的局面一股脑的推到了崇祯听不进群众意见,不肯采纳他们这些读书人的意见上。至于李自成这个脱粟粗服的前明朝驿卒,他则是当众吹捧说他“救民水火,神武不杀,比隆尧舜,汤武不足道也。”――比周钟的吹捧又进了一步,周钟认为李自成和汤武是一个级别的圣君,梁兆阳则认为汤武和李自成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介生,意欲何往?”

“恩师,学生有篇拙作,本打算到恩师府上请先生斧正一二,再行呈奏天子。”

“哦!介生又有锦绣文章面世?老夫倒是要先睹为快了!”

周钟在大顺军进入北京之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笔优势,连续数篇文章都是让大顺朝廷上以李岩为首的文官赞叹不已,“到底是庶吉士的底子!”不论是劝进表,还是《士见危授命论》,牛金星揽卷读之,无不大为赞叹。对于周钟,自然是另眼相看。而周钟更是一个闻弦歌而知雅意的妙人,到处逢人便说,牛老师对我真有知遇之恩,便如重生父母一般。

最新小说: 团宠暖宝有空间 重生后天天都在虐渣男 重生到了敌国皇子的后宫 重生后炮灰攻成为万人迷 穿书之如何在反派大佬手下求生 快穿之人设难为 叛逃之后(西幻nph) 恶毒女配一心求死 穿书之炮灰大佬请归位 穿越九零:成了三个反派的全能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