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却是闷声道:“咱家按照百姓说的,侄儿怎么也算得上是条龙犊子吧。”
朱棡一愣,张着嘴眨着眼。
然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咚咚锵咚咚锵。
伴随着朱棡那肆意的笑声,是前方道路上传来的阵阵锣鼓声。
太原城外的官道上,果然是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头攒动,摩肩擦踵。
开路的锦衣卫已经在孙成的指挥下,从官道两侧延伸了出去。
皇太孙还用不上黄土铺路、清水洒街的规格。
但是太原城给出了最高的礼待。
只看着乌泱泱的一群人,太原城中各司衙门今日可以说是倾巢出动。
远远的,那乌泱泱的一群官袍乌纱帽,已经是满脸红光、神采奕奕的走了过来。
朱棡骑在马背上,侧目看向朱允熥:“现在可算是到太原城了。”
朱允熥亦是抬头,看向那现在是增加了官兵数量的太原城头,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官兵竟然都着甲了的。
太原城当真是热切啊。
他笑了笑:“这些人一直在等着孤,现在孤来了,就看他们怎么做了。”
……
第五百四十七章 既然没事那就查查账吧
“臣等恭迎皇太孙殿下驾临太原城。”
“殿下千岁,万福金安。”
太原城南官道上,北上的当朝皇太孙北巡行在队伍前,数不尽的山西道三司衙门、太原府诸司衙门官员,躬身抱拳,弯腰作揖。
更不论那些缙绅商贾,亦是在官员之后纷纷挥袍跪拜在了地上。
至于更远处旷野里的围观百姓们,也是蹲着身子,低着头双手按在地上,唯恐站着太高而招惹到了太孙北巡行在里那些锦衣卫的注意。
帝国皇太孙的威严和尊荣,在一切都没有撕破之前,必须得到最高的对待。
皇权,在洪武二十八年还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远处的高坡上,秋娘两眼望的是神采飞逸。
她伸出双臂环抱着二郎的一只手臂,轻声细语道:“真的很厉害哎。”
朱允炆眉宇带笑:“放心吧,看到这些总该相信,我们都能回家了吧。”
“嗯。”
秋娘脆生生的点着头嗯了一声,而后将头靠在朱允炆的胸口,眼中充满希望的看着远处官道上那坐在马背上,处在所有人中间最受瞩目位置的那个当初在中都皇城家中见过的人。
“听闻山西道布政、都司,都是连日赶回太原城的。”
朱允熥没有叫起,而是御马轻提缰绳,不咸不淡的随口说着,身下的战马也随着他的指示,轻轻的踏动着两只前蹄。
官道上鞠着腰拱手低头的山西官员们,心中有些迟疑。
长孙贡作为山西道文官之首,低着头摇了摇:“臣等久不闻圣言,今昔闻讯太孙殿下北巡,路至山西,臣等欣喜,特回太原问政殿下,为朝堂牧守一方,使一道之地安宁。”
说完之后,长孙贡心中想着,这个时候朱允熥总该是要叫起的。
然而马背上的朱允熥却并没有这个想法,而是笑了笑,目光在眼前的人群中扫视了一遍,不见有人抬起头。
他便侧目看向一旁还在锣鼓喧天的台上,两班太原锣鼓还在卖力的敲打着。
在他身边的高仰止亦是转头看过去,随后对着孙成说道:“叫停了吧,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说完之后,高仰止淡淡的回头扫了一眼站在最前面的山西道三司堂官和属官们。
孙成得令,带着人便赶到台前。
少顷,在大明内阁大臣嘴里被称之为吵吵闹闹不成体统的太原锣鼓总算是停了下来。
声止。
在场山西官员们心中又是一顿。
先是皇太孙未曾叫起众人,后是内阁大臣言称吵闹不成体统。
这是在杀威啊。
朱允熥淡淡道:“行在入山西,行文各府县为大军筹备粮草,不知太原府现今筹备如何?”
这还是布政使司衙门的差事。
长孙贡继续道:“太孙北巡行在大军所需一月粮草,数目颇大。此时又是年关将至,布政使司衙门清理账目,各方筹措,各处大仓调运,筹备大军所需粮草,尚需旬日左右。”
朱允熥笑道:“这么说,孤这是没法继续赶路了。”
长孙贡露出笑声:“关口上已经大雪盖地,这两日太原府也应当要落雪了。殿下何不如年关前就暂居太原,待开春解冻路固之后,再北巡各处边关?
太原府往北出境,便是大同军镇,不必旬日路程即可达。殿下若是不愿久留太原,忙于北巡边关,也可待臣等筹措齐粮草,再行奔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