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曳大人是对的!
他说的话才是对的。
他一而再,再而三发出预警,说叶名琛等人一味强硬会非常危险,恐怕引来祸端。
而且从半年之前,苏曳大人就开始说这话了。
还被人笑话他妒嫉贤能,说把霸占着和英国人谈判的功劳不放。
只有你能对英国人强硬,不许别人对英国人强硬。只许你苏曳能够扬我国威,不许别人扬我国威?
为此,苏曳大人不惜得罪了众多朝臣。
得罪了皇帝。
结果呢?
洋人真的打过来了!
苏曳大人,从头到尾都是对的,朝廷不听苏曳大人的话,才有今日之大祸!
朝廷有奸臣啊。
……………………………………
而这一次,对皇帝的打击就非常大了。
他的选择就是自闭。
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
任由消息发酵。
甚至连朝会都暂停了。
因为太打脸了啊。
就不久之前,叶名琛那边还天天报捷呢。
你皇帝还刚刚给人封了爵位,赏了双眼花翎呢。
你逼迫苏曳出兵镇江攻打发逆,苏曳拒绝了,理由是英国人可能攻打大清,不易再生战端。
结果你皇帝怎么做的?
下旨训斥。
公然说,苏曳为了不出兵,信口雌黄。
并且当着朝堂所有人的面说苏曳心胸狭隘,见不得叶名琛的外交胜利。
而且怒极之下还说了,永远不需要苏曳,不需要他的新军保卫他这个皇帝。
这才过去仅仅几天啊。
就被彻底打脸了。
英国人果然出兵了,而且比上一场凶猛得多,来了整整上万人。
不仅仅占领广州,而且要把战火烧往两广。
收到消息的皇帝,在三希堂里面,整整静坐了一个晚上,一动不动。
只是忽然间,拿起手中的笔架,狠狠砸个粉碎。
“叶名琛误我,叶名琛该死!”
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叶名琛有责任,难道你这个皇帝就没有责任吗?
其实洋人要打过来,很多人都有感知的。
曾国藩,胡林翼,叶名琛都有感知。
但谁敢说?
你这个皇帝,只愿意听好消息,不愿意听坏消息。
苏曳连番警告几次,说洋人可能要打过来,结果被你记恨在心。
而且皇帝对叶名琛那边,三天两头去信,话里话外就只有一个意思,你要赢。
但凡叶名琛的奏章里面稍稍有不顺,就是一顿训斥。
而只要他的奏折里面是好消息,皇帝就是一顿嘉奖。
如此一来,叶名琛也没有选择了,只能不断报捷了。
你说两江总督何桂清那边,他就一无所知吗?怎么可能?
但人家就是不说,只愿意做报喜鸟。
以至于皇帝被蒙蔽,整个朝廷中枢被蒙蔽,直到广州被打下来了,这才晴天霹雳。
这几天,整个宫内所有人都小心翼翼,走路都踮起脚尖,唯恐发出一点声音,触怒这个皇帝。
“皇上,瑞麟和崇恩求见。”增禄道。
皇帝皱眉,什么意思?你们这两个苏曳的党羽,迫不及待来看朕的笑话了吗?
他本能地想要说不见。
但是,还是强忍着怒气道:“让他们进来。”
瑞麟和崇恩进来,整个过程都非常小心翼翼。
甚至都不敢提广州沦陷一事。
最终,瑞麟道:“皇上,一事不烦二主,是不是让苏曳……”
“朕不想听到这个名字。”皇帝冷声道:“两位爱卿,还有别的事情吗?”
崇恩一怒,便要抬头说皇上不要讳疾忌医之类的话。
但是瑞麟轻轻一拉扯,道:“臣告辞。”
皇帝挥了挥手,让二人离去。
出宫之后,崇恩道:“瑞麟大人,你为何不让我说话?这等时候,讳疾忌医,是他的颜面重要,还是江山社稷重要?”
瑞麟道:“眼下这等情形,和当时九江之战是一模一样的。所有人都判断错了,唯独苏曳是对的。结果皇帝对苏曳记恨在心,若不是疯马案,苏曳这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而这一次,皇帝的恨意只怕增加了十倍。”
崇恩道:“如此心胸,不似明君所为。”
瑞麟道:“崇恩大人,就算是明君,心中也会记恨的,李世民不是照样掘了魏征的墓吗?”
“而且还有一点,如果苏曳此时想要出头做事,一定会派人通知我们的。他没有派人来通知,就代表了他的态度。”
崇恩道:“既然如此,你为何又要带我入宫,举荐苏曳?”
瑞麟道:“关键就是要造成一个事实。我们举荐过了,皇上拒绝了。接下来我们什么事情都不要做,静静蛰伏便是了。崇恩大人,按照苏曳所说,这次恐怕是天地剧变,也是最危险的时刻了,我们什么话都不要说,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你最好称病在家,我甚至也要称病在家。”
“我们作为苏曳的党羽,现在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苏曳有计划的话,就等着他的计划便是了,否则容易死在天亮之前。”
崇恩不由得错愕,真是看不出来,瑞麟大人这般精明?
之前,崇恩对瑞麟还有几分瞧不起的,虽然对方是军机大臣,但没什么学问,靠笔帖式也是糊弄的。
崇恩道:“那江山社稷怎么办?”
瑞麟大人道:“说一句诛心的话,都到这个份上了,江山社稷也不在这一时半会了。”
……………………………………………………
次日!
皇帝依旧没有上朝。
但是,这件事情却不得不面对了。
总不能任由发酵下去,恶化下去。
军机领班文庆,没能熬过去年冬天,病逝了。
这次皇帝召见的,依旧是肃顺、端华、载垣、杜翰、还多了一个惠亲王绵愉。
“叶名琛误国,误朕,把朕骗得好惨!”皇帝咬牙切齿道:“事情该怎么办?”
众人不言。
足足好一会儿,肃顺道:“皇上,还是要谈。”
绵愉道:“不仅要谈,还要备战。一边备战,一边谈。”
备战?!
南方让谁去打?
曾国藩的湘军?苏曳……哦不,王世清的新军?
还是让地方团练?
叶名琛手中的几万人,已经算是南方很强的一股武力了,前些年把天地会和太平天国的合流都击败了,杀了近十来万人。
结果这几万人在洋夷军队面前,还是不堪一击。
“谈?派谁去谈?”皇帝问道。
肃顺道:“倒是有一件事情,钦差大臣匡源刚刚派人传来的奏章,说已经成功将苏曳的新军从九江调离了,并且让托明阿的江北大营主力盯住了这两翼新军,目前没有什么反弹迹象,王世清呆在新军的时间比苏曳更多,所以能够压住局面,此人忠厚老实,可用。”
皇帝道:“王世清此人,是朕亲手提拔起来的,对他有天高地厚之恩,自然是忠贞可用。”
肃顺道:“按照计划,匡源此时就应该去训斥苏曳了……”
几人一愕,忘记这一茬了。
或许,此时匡源已经去训斥苏曳的路上了。
如果要派苏曳去和英国人谈判,让对方退兵的话。
那肯定要加恩的啊。
哪有夺了别人的兵权,又去训斥了一顿,然后再去让人办事的啊?
肃顺道:“皇上,如果想要让苏曳去和英国人谈判的话,就必须立刻派人阻止匡源了,又或者另外派遣钦差大臣,加恩赏赐苏曳了。”
皇帝顿时寒声道:“这天下难道只有苏曳一个能人了吗?除了他,难道就没人去和英国人谈判了吗?这煌煌大清朝,难道就找不到第二个人才了吗?”
“以后,朕不想听到这个提议,知道了没有?”
肃顺等人立刻躬身道:“嗻!”
接着,皇帝道:“再议一个人,让他去和英国人谈判。务必让英国人退兵,但是又不要有损国体,不要辱我大清国威。”
众人顿时头疼。
这个年轻的皇帝就是这样,每次都是既要又要。
“你们说啊,应该派谁去和英国人谈,找一个经常和洋夷打交道的人,当时苏曳谈得下来,没道理别人谈不下来,大不了可以放松一些条件。”皇帝道。
肃顺朝着杜翰望去一眼,你不是最喜欢举荐吗?这个时候为何不开口了?
杜翰垂下头,不言不语。
肃顺道:“臣举荐两江总督何桂清,他长期和洋人打交道,了解颇深。”
皇帝道:“那就让何桂清去。”
接着,皇帝道:“用最快的速度,走水路去传何桂清,让他先进京觐见,朕要亲自耳提面命。”
肃顺道:“嗻!”
然后,朝廷很快派出使者,前往通州,走运河南下。
就算这样,等到两江总督何桂清回京,觐见皇帝的时候,也已经是十几天之后的事情了。
…………………………
而这段时间,整个京师在巨大的震惊之后,很快涌起了一阵风潮。
苏曳阿哥不是曾经让英国人无条件退兵吗?
现在叶名琛搞坏了局面,只有苏曳阿哥才能力挽狂澜了。
让苏曳阿哥再一次担起重任,去和英国人谈判啊?
当然,这仅仅只是民间的声音,还有不少读书人的声音。
朝堂之上,几乎无人敢举荐了。
因为瑞麟和崇恩举荐过了,结果被皇帝痛斥了。
如今,崇恩大人已经称病在家了。
瑞麟听说身体也有恙,可能也要支撑不住,要称病了。
最终穿出风声来,前去谈判的是两江总督何桂清。
此人长期和英国人交往,甚至是英国人的老朋友。
朝廷也赶紧借机吹风,说何桂清比苏曳更加适合,他不仅更加老成持重,而且在英国方面也有很深的关系。
何桂清进宫面圣的时候,受到了巨大的礼遇。
皇帝派要员,前去通州迎接。
进宫之后,皇帝又亲自赐宴,甚至为何桂清夹菜。
使得何桂清感动得五体投地,泪流满面。
最终,皇帝在三希堂对何桂清耳提面命。
“爱卿,你进京之时,可有听到什么风声?”皇帝问道。
何桂清道:“民间对苏曳大人呼声甚高,觉得应该由他去谈。”
皇帝道:“但朕独独器重你,你长期在两江,多次前往上海,和洋人打得交道更多,你比苏曳更懂外交。苏曳能做到的事情,你自然也能做得到。”
何桂清道:“臣惶恐。”
皇帝道:“何桂清,你之前在密折中也弹劾过苏曳,所以有些事情你看得清楚,响鼓不用重锤。这一次谈判关乎你的体面,也关乎朕的体面。若是让天下臣民觉得这天下离不开苏曳,那朕之颜面何存?你作为两江总督,主管洋夷外交,又颜面何存?”
“这次朕允你有主动权,有些条件可以答应洋夷,哪怕不太能忍的条件,也可以答应,只要能让洋夷退兵。”
“之前他们提的那些要求,也可以稍作商榷。”
“只要你谈成了,让洋夷退兵,朕就给你封爵,就给你表功!”
何桂清叩首道:“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皇上厚望。”
接下来,皇帝又是亲自题字,又是赐玉如意。
又亲自把何桂清送出了养心殿。
出宫之后,何桂清感动得嚎啕大哭,回转宫内方向,三叩九拜。
“皇上,臣一定不负您的期待,不给您丢脸。”
然后,背负着皇帝和满朝的期待,两江总督何桂清,从天津出海南下,前往广州和英国人谈判。
皇帝望着何桂清离去的方向,久久后才退回到三希堂。
回来之后,发现墙面上挂着一幅字。
就是当年苏曳宫廷补考,那篇惊艳满朝的策问。
“撤下来!”皇帝指着那副字冷声道。
几个太监拿着梯子上前,把苏曳这篇策问从墙上撤了下来。
“苏曳,你或许还想着朕向你妥协?告诉你,休想!”
……………………………………
注:第二更送上,我去吃饭了,然后躺一会儿,继续码字。
恩公们,您还有月票吗?我努力想要保持前五十名,多谢大家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