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榨红薯机,好在家中都是壮劳力,陈辰先指挥人将红薯洗净,也不用削皮,重要的是将它们磨碎,第一次实验也不用做太多。
谢翰文一个人拿着家中的石磨将红薯磨成了糊糊状,陈辰看着半盆糊糊,又让陈婶拿来一些棉布把杂质过滤出去。
过滤好之后就不用管啦,沉淀六个时辰,等到第二天陈辰才过来看。
看沉淀的差不多,陈辰组织人将水倒掉,然后又加入清水,如此反复好几次,才终于放了一天,把水到处去,将红薯浆再次放到布包中。
红薯浆不住的滴水,滴答滴答的就像是计时器一样,好在家中地方大,也不会影响休息。
等到红薯浆不滴水了,就将其弄成粉状,看着洁白的红薯粉,一股粮食的香气扑面而来,陈辰兴奋道:“快看,光是这粉就能做菜用。”
红薯粉的用处很多,比如做汤,不过陈辰一般是不用这些的,她素来信奉最本真的味道,总觉得加入淀粉就不是汤头本身的味道了。
做粉条要用热水,陈辰弄得不多,加入沸水搅成粘稠状,又加入湿淀粉,不大会儿,粉浆就变成面团的模样了。
再之后就简单了,只需要用漏水做成面条状,再风干就行。
“这就是粉条?”谢翰文看着做出来的条状物,拿起来还脆脆的,观察了半天,也没看出美味在哪里。
陈辰从他手中接过:“等着。”
谢翰文坚持不让她下厨,她只能指挥陈婶来做,家中一直都有高汤,她让陈婶用醋和辣椒调了一个味道,又加入一些秘制的酱料,才让陈婶把粉条下锅。
放入锅中的粉条没多大会儿就煮熟了,弄一勺高汤放入碗中,调料的味道立马冲入鼻孔。
谢翰文闻到了一股酸辣味,还有鲜香的味道,让他无法忽视。
等陈辰把酸辣粉给他,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将粉条放入口中,吸进去一口,满足的道:“好吃。”
怎么可能不好吃,这可是风靡大江南北的小吃,更别说加入了陈辰秘制的酱料。
粉条顺滑,吸足了汁水的味道,放入口中几乎不用咀嚼都进入喉咙了,胃中暖暖的,不多会儿,就和陈辰将碗中的酸辣粉吃完了。
舔了舔嘴唇,谢翰文总结道:“这东西好吃,就是麻烦,原料也便宜,赚不了太多钱。”
陈辰笑了笑:“本来就没想着让我娘赚太多钱,能有一些就不错了,让他们在家忙活,我爹也不会胡思乱想了。”
对于这个老丈人,谢翰文心中是瞧不起的,可毕竟是陈辰的父亲,又对陈辰不错,谢翰文也从没多说什么。
一会儿,陈辰又做了一个蚂蚁上树出来,还炒了一个酸菜粉条,又让刘大囡过来吃火锅,火锅中的粉条滋味更浓,让人垂涎三尺。
现在麻辣烫摊子是刘大囡一家在管,他们坚持利润要和陈辰五五分,陈辰推脱不过,也接受了这份好意。
“大妞的脑子真好用啊,又出了新吃食,可惜太少了,不然我还能带到摊子上,肯定很火爆。”刘大囡遗憾道。
陈辰拍拍她的脑袋:“放心,肯定会让你用上的。”
她又想了想,补充道:“不过,可能要明年才能上摊子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