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页(1 / 1)

至于孩子免费上学这事儿,他们本地人也已经有听闻了,只不过现在学堂还没修起来罢了。

收集到的这些消息,让这群从肃北来到北宜的百姓,个个都心潮澎湃,甚至迫不及待了。

到了集合那日,同样也是在城门口,前几天登记的人,是一个没差,全部到齐了。

集合完毕,就开始分工种了。

第一个,就是修路,需要大批量的青壮年,毕竟是力气活儿。

第二个,就是盖房子,是盖他们自己以后住的房子,也需要批量的工人,但男女都要。

盖房子的地方,祁秋年也早就做了规划,幸好,这北方一马平川,不用开山凿石。

第三个,就是去烧砖,这活儿需要的人也不少,但男女都收,工钱都是一样的。

还有最后一部分,都是女的,大部分都是直接进了祁秋年的工厂。

做肥皂、香皂和香水,玻璃厂那边也分了一部分过去。

王世棋的布庄,也派人来招聘了一部分。

总之,这第一批来北宜的百姓,都找到了工作。

分好之后,又有负责人带他们去上岗,当天还需要熟悉一下。

然后第二天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工作。

北宜城里的道路,虽然是泥土路,但来往的人多了,都已经很平坦了,稍微打整一下,就可以直接铺水泥了,百姓们每天出门,几乎都能看到城里的道路发生了变化。

天气也逐渐开始暖和起来了,而北宜城,也彻底热闹起来了。

山长

大街小巷,街坊邻里,走出门,说的全是关于几个工厂和修路修房子的事情。

显然,祁秋年的这系列的行动,已经成为了百姓口中的谈资。

祁秋年也乐见其成。

他相信,再过不久,这些消息就该传到周边的城镇去了。

他也早就把话放出去了,还要源源不断地招工。

似乎是想要把整个北宜打造成一座工业城市。

种田,肯定也是要种的。

去年,培育出了亩产五六石的水稻,今年,老皇帝已经让大司农那边负责,苏寻安从旁辅助,要再多找几个地方进行试验了。

祁秋年当然也不会放过北宜。

北方啊,黑土地,是后世产粮大户啊。

可如今,北宜周边乡村,每亩地才300斤左右的产粮,这完全不够。

土豆红薯玉米,确实可以让整个大晋都不会再有饿死人的情况,但主食,大米,小米,大麦,小麦,才是最主要的。

北方呢,黑土地呢,可不能浪费了。

跟祁秋年一起来北宜的,还有之前跟苏寻安去过建渝州府的退伍将士,他们都已经有相关经验了。

只是这次要把水田换成旱田。

祁秋年又根据资料,研究出了一种可以增产的方式,不过具体能不能成,还是得看今年的收成如何了。

每个人的干劲都很足。

祁秋年和晏云澈也一样,刚来北宜的第一步,他们走得还算比较顺畅。

今天又有好事情了。

祁秋年最开始说要做的图书馆,今天终于落成了。

城外还没建起来,图书馆还是选择在了城内。

两进的大宅子,前后院打通了,分成了几个区间。

跟现代图书馆有些相似。

比如科举相关,工匠,纺织,等等。

甚至是农业板块,如何科学有效地施肥,除草,增加产量等等。

还有一部分杂书,比如教人如何做豆腐,豆腐的衍生产品,豆干,豆皮,甚至是臭豆腐,豆腐乳,冻豆腐。

类似的,还有很多,都是有益民生的,只要有百姓照着书里学了,说不定就会有一定程度地改善自己的命运。

至于说,原本就会这门手艺的,要是所有人都学会了,那他们的饭碗岂不是没了?

关于这一点,祁秋年想说,时代是在进步的,人家做白豆腐,你也可以做黑豆腐,魔芋豆腐。

技术传播出去是迟早的事情,落后,不愿学习,只知道守成,那注定会被时代淘汰。

除了这些比较常规了,还有一类,那就是科学板块。

祁秋年整理了一部分后世的基础学习内容,大概就是初中生水平的,数学,物理,化学。

俗话说得好嘛,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凡有一个人能学到里面的知识,并且开始深入研究,说不定有一天,他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惊喜。

祁秋年他就只有一个人,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但伟人说得好嘛,人多力量大。

除了科举相关板块,其他的板块,祁秋年都雇佣了会读书识字的,可以给不识字的人念书。

至于能学到多少,就看自己的本事了,长此以往,他们能看到识字的好处,说不定也会跟着学几个字。

看书是免费的,抄书也是免费的,要把书借离图书馆,才会产生一些微薄的费用。

哪怕是贫苦家庭,都是能负担得起的。

除了这些,图书馆里还有休闲区,讨论区,笔墨纸砚,甜品饮品等等。

这图书馆,祁秋年没打算赚钱,能稍微赚一点回来,维护图书馆,负担员工的费用,这就足够了。

祁秋年的取名方式,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直白。

最新小说: 空花 (强制 1v1) 有一例外(1v1半校园h) 炮灰路人甲泄露心声后 穿书成太监,皇帝竟能读心 穿进末世后毛茸茸他靠撒娇成团宠了 这人设太奇怪啦[快穿] 庶兄在上(骨科,强制) 和同事相亲之后(1v1 双处 ) 那年华娱 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