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倒卖轿车干不干?
“他又有什么事儿?拜年的话,还有点儿嫌早。”范无病对邱保华不是很感冒,若不是看在自己是靠他起家的,还真不想跟他有什么交集,而且现在随身听主要是销大陆市场了,对于那边儿的重视程度自然也降低了。
而且最让范无病感到有些棘手的,就是邱保华这人的底子还没有洗白,若是他再搞什么文物走私什么的,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自己现在日进斗金,是没有再考虑那个事情的必要了。
不过他究竟有什么事儿要来找自己,还是得过问一下的,这个时侯打过电话来,肯定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果然,范无病一拨通电话,就听到对面邱保华非常激动地说道,“哈哈,范总啊!总算是等到你回来啦!”
范无病皱了皱眉头说道,“邱总,闲话少说,究竟有什么事儿?我知道你的时间也金贵的,浪费不起啊!”
邱保华讪讪地笑了笑,然后神神秘秘地说道,“这次又有好生意照顾你了。”
“你们又想倒汇?”范无病翻身坐了起来,看了一眼老妈,然后小心翼翼地捂着话筒问道,“我告诉你啊,这事儿不牢靠!别说我没有提醒你们,倒汇这事儿偶尔做一做还行,时间长了会出纰漏的!你不想下半辈子都住在监狱里面吧?”
对面的邱保华立刻应声道,“哪儿能啊!我又不是傻子,这次我们准备玩一回大的,既然是好事儿,我当然想到要拉你入一股。”
“到底是什么事情?”范无病皱着眉头问道,他实在是不想再跟着邱保华折腾了。
“我们的几个大老板联合起来,准备倒腾进口轿车了!你说这事儿能不赚钱吗?”邱保华的声音有些激动。
范无病听了,心里也是一惊,他倒不是说这里面能赚多少钱,而是被对方的胃口给吓到了。
要说赚钱,倒腾进口轿车的利润肯定要在百分之几百,不要说放到现在,就是搁在十年以后,倒腾汽车也是个超级赚钱的生意,问题是现在是啥年月?现在是一九八五年的年初,你就是把轿车倒腾回来,也得找到合法的牌照才能销得出去啊!
倒腾进口车自然是赚钱的,但是也得上规模,等闲几辆车子还不够折腾的成本,可是成百上千辆进口轿车的审批权,这事儿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
“这事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范无病的兴趣给邱保华勾了起来。
于是,邱保华就将其中的缘由给范无病说了一遍。
自从八四年邓公南巡之后,上面即决定开放沿海十四城市,比邻香港和深圳的海南理所当然地成为开放的重点区域。
当时的海南行政区领导们激动得夜不能寐,认为海南经济大发展的时机到了。可是海南岛要发展,必须要有原始积累,靠什么呢?靠中央?很重要,但不够。靠外援?不可能。
最后大家想到了一条快捷的办法,就是自己玩草船借箭。
所谓的草船借箭,就是把中央给海南的特殊政策转化成真金白银。其实早在八三年,国务院曾经批转过一个文件,《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其中指出,海南行政区可以根据需要,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建设;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汇,进口若干海南市场短缺的消费品(包括国家控制进出口的商品)。
不过,这个纪要又明文规定,上列进出口物资和商品只限于海南行政区内使用和销售,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
大家很自觉地把后面的这段文字给轻描淡写地忽略了。
事实上,在当时的深圳,靠进口国家控制商品来赚钱的公司比比皆是。为了又快又多地利用政策,完成原始积累,海南的领导们很自然地想到了汽车,跟进口一些小家电、办公设备等相比,它无疑是利润最丰厚、也是内陆市场最欢迎的一个重量级商品。
但是这事儿毕竟还是要担很大风险的,可以说是从火中取栗,于是海南的领导们决定有限度地搞一搞,进口一万辆左右的轿车,争取赚个两亿人民币,搞点儿启动资金来花。
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掀不起风浪来?
孤悬海外、百年寂寥的海南岛突然成了一块骚动的热土,全中国嗅觉敏感的商人都夹着钱包往那里赶,事态迅速地变得不可收拾。整个夏天,海南岛上几乎人人都在谈论汽车。随便到哪间茶楼、饭馆、旅馆、商店、机关、工厂、学校、报社,直至幼儿园、托儿所,听得人头昏脑胀的一个词汇,就是汽车。
“这事儿都热了半年多了,你们才想起来,黄花儿菜都凉了!”范无病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扼腕叹息,痛恨自己又错过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也不是这么说,其实好时候才刚刚开始。”邱保华解释道。
夏天的时候,首批进口车就上岛了,整个海口市内外,都变成停车场了。
进口车上岛,只能在岛内销售,但是也不是没有变通的办法,按照规定,如果向岛外流失,就必须进行处罚,当然了,处罚方式一般为罚款。在海南行政区领导默许之下,工商局积极地配合,一辆轿车只需要缴纳四五千块钱的罚款,就可以开出证明,然后堂而皇之地装船出岛,销售到内地去。